病情分析:
你好,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的疾病.盆腔炎症中以输卵管炎最为常见,炎症可延及周围的组织器官,即卵巢,盆腔,腹膜及盆腔结缔组织.卵巢很少单独发炎,大多是因为与发炎的输卵管伞端粘黏而发生,从而波及整个盆腔,从而引发盆腔炎.因为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又可发作.
指导意见:
中医药治疗效果很好,包括口服,静脉点滴,中药灌肠,针灸治疗,另外还可以配合热敷和离子导入.具体过程,灌肠是把活血化瘀的中药装到布口袋里,经过蒸锅蒸热后放在病人的小腹部,通过温热效应和药物的渗透达到消炎和消除盆腔粘连的作用.离子导入是把中药浓煎后通过离子导入仪,将中药离子导入到病变的局部,也起到了松解盆腔粘连,消除盆腔炎症的作用.一般采用口服中药就可以起到很好作用,你可到中医院妇产科诊疗.
生活护理: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盆腔炎
指导意见:
1.一般治疗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2.中药治疗 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方药用:丹参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9g.痛重时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则为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气虚者加党参15g,白术9g,黄芪15g.
病情分析:
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de,PID)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输卵管炎(salpingitis),输卵管卵巢脓肿(tubo-ovarian abscess,TOA),盆腔腹膜炎(peritonitis).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盆腔炎.若发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按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指导意见:
传统中医将盆腔炎分为五类,辨证施治的同时配合西医治疗,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1.热毒型:高热,寒战,头痛,小腹疼痛,带下量多如脓,臭秽,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2.湿热型:低热,小腹疼痛灼热感,口干不欲饮,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赤黄相兼,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湿热淤滞型:小腹胀痛,口苦口干,带下黄而稠,小便混浊,大便干结,舌黯红,苔黄或白,脉弦或弦数.
4.淤血阻滞型:下腹持续疼痛拒按,或经行不畅,或量多有块,舌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脉沉弦或涩.
5.冲任虚寒型: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女性生殖系统,任何一方面的疾病都可能引发盆腔炎,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容易导致不孕不育,一定要治疗.盆腔积液就是盆腔存在炎性渗出物,可发生在子宫内膜发炎后,内膜组织肿胀的细胞中渗出的略黏稠的液体,被周围组织包裹所渐渐形成的囊性包块.
以上是对“中药治疗盆腔炎”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药综合疗法包括口服,静脉点滴,中药灌肠,针灸治疗,另外还可以配合热敷和离子导入.具体过程,灌肠是把活血化瘀的中药装到布口袋里,经过蒸锅蒸热后放在病人的小腹部,通过温热效应和药物的渗透达到消炎和消除盆腔粘连的作用.离子导入是把中药浓煎后通过离子导入仪,将中药离子导入到病变的局部,也起到了松解盆腔粘连,消除盆腔炎症的作用.
指导意见:
盆腔炎的治疗方法要了解,治疗要彻底,因为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急性发作.
病情分析: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
指导意见:
方药用:丹参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9g.痛重时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则为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气虚者加党参15g,白术9g,黄芪15g.
病情分析:
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de,PID)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输卵管炎(salpingitis),输卵管卵巢脓肿(tubo-ovarian abscess,TOA),盆腔腹膜炎(peritonitis).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盆腔炎.若发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按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指导意见:
1.热毒型:高热,寒战,头痛,小腹疼痛,带下量多如脓,臭秽,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妙方:野菊花栓:外用,每次1粒,肛门给药,一日1 2次.
2.湿热型:低热,小腹疼痛灼热感,口干不欲饮,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赤黄相兼,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妙方:金鸡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3.湿热淤滞型:小腹胀痛,口苦口干,带下黄而稠,小便混浊,大便干结,舌黯红,苔黄或白,脉弦或弦数.妙方:妇宝冲剂:每次20g,一日2次,开水冲服.
4.淤血阻滞型:下腹持续疼痛拒按,或经行不畅,或量多有块,舌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脉沉弦或涩.妙方:妇女痛经丸:每次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5.冲任虚寒型: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妙方:温经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生活护理:
要注意饮食调护,要加强营养.发热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对高热伤津的病人可给予梨汁或苹果汁,西瓜汁等饮用,但不可冰镇后饮用.白带色黄,量多,质稠的患者属湿热证,忌食煎烤油腻,辛辣之物.少腹冷痛,怕凉,腰酸疼的患者,属寒凝气滞型,则在饮食上可给予姜汤,红糖水,桂元肉等温热性食物.五心烦热,腰痛者多属肾阴虚,可食肉蛋类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补强壮.
病情分析:
慢性盆腔炎是盆腔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慢性炎症.一般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因体质较差,抵抗力低下,病程缠绵或反复感染所致.但相当多的患者无急性盆腔炎的病史,而常有流产,分娩,宫腔内不洁操作,或经期,产褥期性交史.本病是导致不孕的常见原因.中医学"带下病"中有类似描述.
指导意见:
慢性盆腔炎中药治疗:
1.气滞血瘀
表现:小腹刺痛或胀痛,疼痛放射至腰骶部,下腹部有包块,压之疼痛,带下量多,月经不调,色暗有块.舌暗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
中成药: ①妇女痛经丸,每次30粒(约重5.4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②桂枝茯苓丸,每次10丸,每日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
食疗: ①山楂30克,佛手15克,苦荬菜60克,加水同煎,每日1剂,连服7~8剂. ②败酱草30克,佛手,玫瑰花各10克,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5~6天.
2.肝肾阴虚
表现:小腹隐隐作痛,带下量多,色黄粘稠腥臭.伴腰膝酸软,头晕,或月经提前,色淡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成药: ①茸坤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②乌鸡白凤丸,每次10丸,每日2次,温开水或黄酒送服.
食疗: ①生地30克,粳米30~60克.将生地洗净切片,用清水煎煮2次,共取汁100毫升.把粳米煮粥,待八成熟时入药汁,共煮至熟.食粥,可连服数日. ②鸽蛋5个,阿胶30克.先将阿胶置碗中,入清水适量,无烟火上烤化,趁热入鸽蛋和匀即成.早晚分作2次食用,可连续服用至病愈.
3.脾肾阳虚
表现:小腹坠胀,隐痛,带下量多,清稀.伴腰酸肢软,畏寒肢冷,面肿.舌淡体胖,苔薄白,脉沉细.
中成药: ①妇科白带丸,每次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②止带丸,每次3~6克,每日2~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食疗: ①韭菜根50克,鸡蛋2个,白糖50克,同煮汤食,连服数天. ②核桃仁20克,芡实18克,莲子18克,粳米60克,煮粥常食.
家庭自疗:
1.按摩:病人仰卧,双膝屈曲,用双手提拿小腹部数次,痛点部位多施手法.然后,双腿伸直,用手掌揉按大腿内侧数次.病人坐位,用手掌按揉腰骶部数次,提拿两侧带脉.并按压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每穴各1分钟.
2.拔罐:主穴为归来,关元,配穴为三阴交,足三里,合谷.首先在选用的主穴处拔罐4~5个,配穴处拔罐4~6个,留罐时间为10~20分钟.
3.刺血疗法:气滞血瘀型,取关元,三阴交,大椎,肾俞,第十七椎下,腰眼.寒凝湿滞型取肾俞,第十七椎下,腰眼,关元,气海,三阴交.每日选2穴进行1次,14天为1疗程.
4.保健功法:姿势取仰卧式,平身仰卧床上,头微前俯,躯干正直,两臂自然舒伸,十指舒展,掌心向内,放于身侧,下肢自然伸直,脚跟相靠,足尖自然分开,双目微闭.呼吸用吸--呼--停闭法,吸气时舌抵上腭,默念"吸"字,呼气时舌落下,默念"呼"字,停闭时舌不动,默念"停闭"二字.意守下丹田即气海穴,可以想象为一个在小腹表面的圆形面积,也可想象为在小腹内的球形体积.每日睡前练习30分钟.
生活护理:
本病是不孕症的常见病因,对于未生育的妇女来说,预防本病尤为重要.预防本病,最重要的是避免计划外怀孕而做人工流产术,在三期(月经期,妊娠期和产褥期)严禁性生活.在农村地区,产妇应到医院分娩,提倡新法接生,不要在家分娩,土法接生,以防感染.这也是预防本病复发和加重的关键.本病为慢性病,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一般较轻,容易被忽视.但不坚持治疗,使病程日久,缠绵难愈.为便于长期治疗,可以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中成药和食疗方,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严重者应到医院治疗.
以上是对“中药治疗盆腔炎”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主要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性传播的病原体(如淋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疱疹病毒).引起急性盆腔炎的主要病因是产后或流产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术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 急性盆腔炎可使机体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及急性子宫肌炎,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盆腔腹膜炎,败血症及脓毒血症等.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它可使机体发生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指导意见:
中药治疗 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方药用:丹参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9g.痛重时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则为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气虚者加党参15g,白术9g,黄芪15g.
温馨提示:
平时要经常清洗外阴,勤换内裤,经常保持外阴部的卫生。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