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戒烟后做检查有此感觉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化验:血糖,尿酸高均超出正常值,血脂,胆固低密度脂蛋白均偏高.后三项三个月前就有,此类情况怎么办.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是否要作药物治疗,生活应如何调理.
病情分析:
你的情况基本上已经可以确诊是糖尿病,但是最好还是要做个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检测和空腹的静脉葡萄糖检测才能确诊是否是糖尿病.血糖,尿酸高均超出正常值,血脂,胆固低密度脂蛋白均偏高,已经是糖尿病的症状了.
指导意见:
必须要进行药物的干预治疗,生活中的饮食和运动都要有规律性的安排,不要吸烟和饮酒.饮食要参照中国居民的饮食宝塔进行搭配,可以咨询当地的营养师如何搭配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如何安排.在运动中也要参照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指导来进行.
病情分析:
你好,不能排除糖尿病引起的,需要进一步看医生检查.
指导意见:
糖尿病诊断的依据和指标是:(1)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任意血糖≥11. 1 mmol/L L,(2)空腹血糖≥7.0 mmol/L L,(3)口服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11. 1 mmol/L.如空腹血糖< 5.6mmol/L,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7.8mmoVL属正常.需要根据血糖水平看看是不是需要服用药物.
您好: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考虑糖尿病.建议复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 mmol/L可确诊糖尿病.( 需另一天再次证实,排除应激状态外,如感染,外伤)如果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可确诊糖尿病.( 需另一天再次证实,排除应激状态外,如感染,外伤).正常的空腹血糖3.89-6.1 mmol/L,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又小于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考虑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试).(排除应激状态外,如感染,外伤).糖尿病是一个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治疗,目前医学水平还达不到根除,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正规治疗.血糖波动会造成机体器官的损害,加速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的治疗,要根据糖尿病病人的个体情况来定,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提倡早期使用胰岛素:传统治疗2型糖尿病方法是先饮食,运动治疗,无效后用口服降糖药,再无效用胰岛素,已延续了几十年.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磺脲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降低血糖.然而忽视了长期刺激带病工作的胰岛细胞,使其得不到充分休息,会导致胰岛功能的过早衰竭,并发症提前出现.那么理想的治疗方案应该是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尽量保护胰岛细胞功能.于是就出现了早期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的方法.它的益处是:可以纠正体内胰岛素的不足,降低高血糖对β细胞的毒性作用,改善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肝糖输出降低清晨高血糖,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已经受损的胰岛细胞得到休息,残存胰岛功能得到恢复,如此可以延缓疾病进展.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就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有一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治疗,建议要到糖尿病专科医院正规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以上是对“血糖高出正常值是不是糖尿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您好!糖尿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指导意见:
您的症状比较典型,查出的血糖值也比正常值高,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建议再查一个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测定前1~2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
如果确诊为糖尿病了,是要进行药物治疗的.平时生活不能吃糖是肯定的.还要低盐低脂饮食,适当的运动.
生活护理: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使其尽量接近正常,进而减少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病友们的生活质量,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必要前提就是良好的病情监测.病情监测在糖尿病病友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只有通过良好的病情监测才能为您调整饮食,调整运动.所以要定期查血糖.
病情分析:
不知道您的血糖值具体是多少啊?您的“食欲好,想喝水,尿多”正是糖尿病最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如果您还有体重下降的话就考虑糖尿病的可能性非常大了.
指导意见: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值大于等于7.0或者餐后血糖值大于等于11.1,建议测下血糖看看是多少,如果您的空腹血糖值大于等于7.0或者餐后血糖值大于等于11.1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就可以确诊是糖尿病了.
同时即使不是糖尿病以后也要注意预防了,每天食盐的摄入量要低于6克;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严格限制含糖食物的摄入量;合理的蛋白质充足的维生素和适当的矿物质等;多注意一下预防糖尿病.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