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儿科 → 婴儿为什么吐奶

婴儿为什么吐奶

女 | 21岁 2010-01-11 16:27:18 8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吐奶
喂完奶后也竖抱了,孩子怎么还吐奶呢,几乎每天都吐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有什么办法能避免孩子吐奶吗?

医生回复区

付医生hn
付医生hn 其他 帮助网友:106称赞:17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0-01-11 16:39:59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你家孩子多大了!吐奶是婴儿常见的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二是婴儿胃肠首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吐奶.总的来看,由于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较常见.
       婴儿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可使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同时也容易返回到贲门处.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因进食过多,吃奶后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冲开贲门,经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孩子偶尔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如连续吐几次,每次喂奶时均吐,应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热,大便情况如何,精神有无改变等等.可能胃肠道本身有问题,也可能其他系统有病变存在,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指导意见:
       在喂奶时,要让孩子的嘴裹住整个奶头,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气乘虚而入.用奶瓶喂时,还应让奶汁完全充满奶头,不要怕奶太冲而只到奶头的一半,这样就容易吸进空气.喂完奶后,最好让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轻拍孩子背部,可使吸进去的空气跑出来.喂完奶后,抱起和放下孩子时动作要轻,活动度要小些.摇晃太厉害,就容易漾奶或吐奶.漾奶时的量一般较少,对孩子生长发育不会有多大影响.随着月龄的增长,自然就好了.平常一定要注意睡觉的时候一定要侧睡和呕吐的时候一定要尽快侧身低头让小孩吐出来,以免呛入呼吸道和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可能甚至发生窒息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
      生活护理:
      宝宝大一点就好了!不要过于担心!祝宝宝健康!
      

陈德美
陈德美 其他 帮助网友:776称赞:70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0-01-11 16:37:45 我要投诉

      首先要弄清楚宝宝是吐奶,还是溢奶,这两者的含意不同,原因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溢奶则量少,多发生在刚吃完奶时,一般吐出一,两口即止.
      避免孩子吐奶的七大原则:
       1. 适量喂食,切勿过多.
      2. 少量多餐,以减少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3. 每次喂奶中及喂奶后,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
      4. 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
      5. 奶瓶开孔要适中,开孔太小则需要大力吸吮,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入口腔再进入胃中;开孔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碍呼吸气管的通路.
      6. 在喂食完毕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坐一会儿,并轻拍其背部.在躺下时,也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7. 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也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
      

吴小娜医生
吴小娜医生 其他 帮助网友:2307称赞:167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0-01-11 16:34:20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宝宝吃完奶一定要让宝宝趴直了在你身上,轻轻从下往上拍,把嗝拍出来就好了.如果拍不出来就让宝宝侧身躺.再就是如果抱的姿势不对,窝着宝宝了也容易吐奶.就是护理孩子的时候多注意就没事了.特别注意一点,宝宝吐奶的时候千万不要怕宝宝弄脏衣服或床单去堵宝宝的嘴,一定让宝宝吐干净嘴里的奶,否则容易堵塞气管.
      指导意见:
      宝宝吃完奶一定要让宝宝趴直了在你身上,轻轻从下往上拍,把嗝拍出来就好了.如果拍不出来就让宝宝侧身躺.再就是如果抱的姿势不对,窝着宝宝了也容易吐奶.就是护理孩子的时候多注意就没事了.特别注意一点,宝宝吐奶的时候千万不要怕宝宝弄脏衣服或床单去堵宝宝的嘴,一定让宝宝吐干净嘴里的奶,否则容易堵塞气管.
      
      以上是对“婴儿为什么吐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王赛楠jn
王赛楠jn 其他 帮助网友:12769称赞:1159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0-01-11 16:39:46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你好:
      这可能是由于小孩胃部未发育完全所以消化不良而引起的.
      指导意见:
      小孩吃完奶竖着抱起时,轻拍他的背部,让他打个嗝出来就不会吐奶了
      

贵平医师
贵平医师 其他 帮助网友:1557称赞:134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0-01-11 16:41:36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婴儿自身内脏发育还没有很完善,喝奶之后很容易吐奶.
      指导意见:
      建议每次少喂一点,多喂几次,喝完之后也不要抱着他激烈运动.奶的温度也要适宜.
      

hd医生os
hd医生os 其他 帮助网友:178称赞:9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0-01-11 16:41:40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孩子太小,他的胃就象一个没有盖盖的瓶子一样.首先不能吃多了,要少吃多餐,其次,每次喂奶后,要轻轻地将小孩竖着抱,让他的头靠在你肩膀上,并且轻拍他的后上背,直到他打嗝,打嗝证明吸入的空气出来了,就不会那么容易吐奶了!
      指导意见:
      孩子太小,他的胃就象一个没有盖盖的瓶子一样.首先不能吃多了,要少吃多餐,其次,每次喂奶后,要轻轻地将小孩竖着抱,让他的头靠在你肩膀上,并且轻拍他的后上背,直到他打嗝,打嗝证明吸入的空气出来了,就不会那么容易吐奶了!
      

栋医生hn
栋医生hn 其他 帮助网友:586称赞:6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0-01-11 17:03:19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你好
      吐奶是婴儿常见的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二是婴儿胃肠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吐奶.总的来看,由于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较常见.
      指导意见:
      首先要弄清楚宝宝是吐奶,还是溢奶,这两者的含意不同,原因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溢奶则量少,多发生在刚吃完奶时,一般吐出一,两口即止.
      由口腔吃进去的奶,先经过一条管道叫食管,然后进入胃内.胃有两个门,一个是与食管相连接的叫贲门,即胃的入口,另一个是与肠道相接的叫幽门,即胃的出口.婴幼儿食管肌肉的张力较低,容易引起扩张,同时蠕动比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积.贲门比较松弛,关闭不紧,易被食物冲开.当胃内食物稍多时,可以冲开贲门而倒流回食管.幽门关闭较紧,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发生痉挛,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过缓慢或难以通过,食物则由幽门处反流到贲门处,破门而出.
      祝你及家人健康快乐……
      
      以上是对“婴儿为什么吐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美丽医生hn
美丽医生hn 其他 帮助网友:530称赞:4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0-01-11 17:05:07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儿吃奶后,如果立即平卧床上,奶汁会从口角流出,甚至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喂奶后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
      指导意见:
      溢奶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人工喂养,奶嘴的开孔大小要合适,奶嘴必须充满乳汁.
      ·如果母亲乳头内陷,在孕期就应加以矫正.
      ·喂奶后应将小宝宝轻轻抱起,头靠在母亲肩上,轻拍宝宝背部,使胃内空气得以排出.
      ·若溢奶是贲门松弛,闭锁功能不全所致,喂奶后应竖直抱起一二小时,再放到床上,头部略抬高.随着胃贲门部的肌肉发育完善,溢奶症状会逐渐减轻.
      

快速问医生下载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阿法骨化醇软胶囊

阿法骨化醇软胶囊

1.骨质疏松症。 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软...[说明书]

西沙必利片

西沙必利片

1. 增加胃肠动力﹐可用于胃轻瘫综合征﹐或上消化...[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