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2009.11.23激动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保守治疗.介入手术失败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问一下.这种手术失败后如果不开颅会复发吗.谢谢
病情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表面和脑底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性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为继发性SAH.
指导意见:
建议您还是再次采用手术治疗,是根除病因,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祝您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 (英文: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病名,是指蛛网膜下腔中出血的现象.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疾病等.
指导意见:
绝对卧床休息至少四周(同时加镇静剂).治疗基本同脑出血. 小心的控制血压严重的高血压,预防性给予软化大便的药物.为预防可能出现的迟发性血管痉挛,可用尼莫地平30mg,3/d口服或其它钙通道阻滞剂.头痛难忍,药物疗效不佳,又无局限性神经体征者,可行腰穿,一次缓慢放出腰脊液8~15ml,必要时重复一次.经CT扫描或脑血管造影证实为血肿或肿瘤者,及时作血肿或肿瘤摘除术;如为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者,可直接切除或行夹闭手术,或通过导管向畸形血管注射硬化剂或栓塞物.
(一)
【辨证】肝肾阴亏,肝阳化火上扰.
【治法】平肝潜阳,滋阴熄风.
【方名】降肝汤.
【组成】羚羊角0.6克(冲服),生石决30克(先煎),生地18克,白芍18克,炙甘草3克,地龙9克,竹茹9克,黄芩9克,丹皮9克,郁金9克,钩藤12克(后下).
【用法】水煎,灌服或鼻饲,每日1剂.
【出处】张伯臾方.
(二)
【辨证】瘀血内阻,经隧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方名】加减化瘀止痛汤.
【组成】当归10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9克,川芎6克,丹参9克,田七末3-6克(冲服),生地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谢桂权方.
(三)
【辨证】风痰卒中脏腑,蒙蔽清窍.
【治法】化痰祛瘀,疏通经络.
【方名】温胆汤加减.
【组成】制半夏6克,广陈皮6克,茯苓6克,甘草3克,竹茹9克,枳壳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黄政德方.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分证论治】
1.肝风内动,肝阳暴亢
(1)治法:镇肝熄风,平肝潜阳.
(2)方剂:镇肝熄风汤加减.
(3)组成:怀牛膝15g,代赭石15g(先煎),生龙骨20g(先煎),生牡蛎20g(先煎),生龟甲30g(先煎),白芍药16g,玄参10g,天门冬15g,川楝子10g,生麦芽20g,茵陈20g,甘草5g.
(4)备选方:羚角钩藤汤,适用于肝阳暴亢,兼见风火上扰,口噤不开者.山羊角30g(先煎),钩藤6g(后下),白芍药15g,丹皮10g,菊花10g,栀子10g,黄芩10g,牛膝15g,生地黄15g,石决明30g(先煎),生甘草6g.
(5)加减:神志不清,表情淡漠者加石菖蒲,郁金,天竺黄各12g;谵语妄动者加黄连6g,竹叶,莲子心各12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g,玄明粉15g(包煎);抽搐项强甚者加天麻12g,全蝎,僵蚕各8g,白附子10g,羚羊角粉4g;若痰多黄稠者,加胆南星12g,竹沥10ml.
(6)临证事宜:本方重在镇肝潜阳熄风,对本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尚好,若头痛甚剧,胁痛,口苦面红,便秘溲赤,苔黄,脉弦数,肝火偏旺者,宜加用清肝泄火之品如龙胆草,郁金等对症治疗.
2.肝肾不足,虚火上扰
(1)治法:滋补肝肾,清热降火.
(2)方剂:知柏地黄丸加减.
(3)组成:知母lOg,黄柏10g,山药30g,山茱萸15g,牡丹皮10g,熟地黄20g,茯苓15g,泽泻15g.
(4)备选方:杞菊地黄汤,适用于肝.肾阴虚,眼干目涩,头部空痛者.熟地黄20g,枸杞子15g,菊花15g,山茱萸15g,山药30g,丹皮10g,泽泻20g,蒲黄10g,茯苓20g,旱莲草10g,女贞子15g.
(5)加减:目干眼涩,虚热较甚者,加大知母,黄柏用量,并加用枸杞子10g,菊花15g,白薇,银柴胡,青蒿各15g;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者,加全蝎,蜈蚣各6g,僵蚕8g;心烦失眠,夜寐不安者加柏子仁,炒枣仁各15g,黄连4g,阿胶12g;血虚兼见血瘀,舌质黯或瘀点者,加阿胶,当归,桃仁各12g,川芎20g.
(6)临证事宜:本方重在滋阴清热降火,若头痛面白而恶寒,四肢不温,舌淡,脉沉细而缓,阴损及阳,治宜温肾健脾,回阳救逆,养血填精.
3.痰浊内阻,清窍蒙蔽
(1)治法:涤痰通窍,化浊开闭.
(2)方剂:涤痰汤加减.
(3)组成:制南星lOg,制半夏10g,炒枳实15g,茯苓20g,橘红10g,石菖蒲10g,人参10g,竹茹10g,甘草5g.
(4)备选方:温胆汤,适用于痰热内闭清窍者.法半夏10g,陈皮10g,胆南星10g,枳实15g,黄芩10g,生大黄6g(后下),钩藤10g(后下),茯苓20g,石菖蒲10g,生甘草5g.
(5)加减:痰热明显者加黄芩12g,生大黄6g,天竺黄12g;纳谷不香者加炒白术10g,鸡内金4g,炒谷麦芽各15g;痰多清稀者加苍术,厚朴各12g;颈项强直者,加全蝎,蜈蚣各6g,石决明30g(先煎),僵蚕8g.
(6)临证事宜:痰浊蕴久化热,症见口苦,大便干结,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燥湿,化痰行气.
4.肝郁气滞,瘀血阻络
(1)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化瘀.
(2)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
(3)组成:柴胡lOg,枳壳15g,桔梗10g,牛膝15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0g,生地黄15g,桃仁10g,红花15g,甘草5g.
(4)备选方:通窍活血汤,适用于瘀血阻窍,头痛部位固定如针刺者,当归15g,怀牛膝15g,川芎10g,赤芍1
生活护理:
卧床休息四周,尽量减少活动和精神不安,避免用力大便,补充营养,维持水盐和酸碱平衡及以上所列的药物治疗.不论是手术治疗或是内科治疗后,一定要预防再出血的发生.主要措施有:避免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控制血压,
病情分析:
49岁的患者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考虑因素有1.高血压2.动脉瘤,情绪激动是诱发因素,血管痉挛破裂出血,少量血细胞进入蛛网膜下腔.
指导意见:
先确定出血的原因,如果是高血压造成的,平时要控制血压值在正常范围内,一般不会复发.如果是动脉瘤,可以先开颅结扎动脉瘤,从根本上解决病原.
以上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浅表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
指导意见:
绝对卧床休息至少四周.治疗基本同脑出血.为预防可能出现的迟发性血管痉挛,可用尼莫地平30mg,3/d口服或其它钙通道阻滞剂.头痛难忍,药物疗效不佳,又无局限性神经体征者,可行腰穿,一次缓慢放出腰脊液8~15ml,必要时重复一次.经CT扫描或脑血管造影证实为血肿或肿瘤者,及时作血肿或肿瘤摘除术;如为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者,可直接切除或行夹闭手术,或通过导管向畸形血管注射硬化剂或栓塞物.
温馨提示:
控制高脂肪饮食及低纤维食物,尽量少吃油炸,熏烤及腌制食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