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冠心病中医疗法效果怎么样?年纪这么大了,也不准备去做手术,害怕做完手术下不了手术台,想找点中医大夫给点建议.
不清楚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无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冠心病中医疗法
病情分析:
实际上中医疗法远没有西医疗效好 冠心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介入治疗 危险性很小 并且有效 建议去正规医院心内科治疗 最好是三甲医院
指导意见:
●丹参 18克,红花 6克,川芎 6克,降香 6克,栝蒌 24克,赤芍 10克,薤白10克,清半夏10克,郁金12克,黄连3克.日一剂,分温三服.
主治冠心病.
●党参(人参)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8克,瓜蒌皮15克,桂枝8克,丹参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莪术15克,红花10克,温阳益气,
活血通脉.主治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心气虚衰,心功能不全者,上方加温阳强心的制附片,黄芪,刺五加,万年青,去瓜蒌皮;心阳不足,心动过缓者,上方加强心助阳的制附片,麻黄,细辛,鹿角片;心气不匀,心律不齐者,上方加强心调心律的苦参,万年青,当归,珍珠母;心肾两虚者,上方加补肾助阳的仙灵脾,仙茅,巴戟天,杜仲;血瘀阳亢,血压偏高者,上方加化瘀降压的天麻,桑寄生,野菊花,葛根,益母草;气滞血瘀,心绞痛频作者,上方加活血止痛的玄胡,罂粟壳,乳香,没药;血瘀疾盛,血脂偏高者,上方加健脾降脂的决明子,荷叶,山楂,苦丁茶,三七;血瘀脉涩,血粘稠度高者,上方加活血抗凝的水蛭,忙虫,海藻.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柴胡,枳壳,桔梗,白术各15克,赤芍,牛膝,丹参备25克,桂枝7.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治血脉瘀阻型冠心病.主治冠心病.
病情分析: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
指导意见:
(一)经典辨证分型论治
1.心血瘀阻证
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病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证机概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和营通脉;柴胡,桔梗,枳壳,牛膝调畅气机,行气活血;当归,生地补养阴血;降香,郁金理气止痛.
2.气滞心胸证
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烷宇胀闷,得暖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证机概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心脉不和.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柴胡,枳壳疏肝理气;香附,陈皮理气解郁;川芎,赤芍,活血通脉.
3.痰浊闭阻证
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证机概要: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代表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常用药:瓜蒌,薤白化痰通阳,行气止痛;半夏,胆南星,竹茹清化痰热;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石菖蒲,陈皮,枳实理气宽胸.
4.寒凝心脉证
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证机概要:素体阳虚,阴寒凝滞,气血痹阻,心阳不振.
治法: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代表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常用药:桂枝,细辛温散寒邪,通阳止痛;薤白,瓜蒌化痰通阳,行气止痛;当归,芍药,甘草养血活血;枳实,厚朴理气通脉;大枣养脾和营.
5.气阴两虚证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恍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证机概要: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代表方: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常用药:人参,黄芪,炙甘草大补元气,通经利脉;肉桂温通心阳;麦冬,玉竹滋养心阴;五味子收敛心气;丹参,当归养血活血.
6.心肾阴虚证
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证机概要:水不济火,虚热内灼,心失所养,血脉不畅.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常用药:生地,玄参,天冬,麦冬滋水养阴,以降虚火;人参,炙甘草,茯苓益助心气;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远志交通心肾,养心安神;丹参,当归身,芍药,阿胶滋养心血而通心脉.
病情分析:
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
指导意见:
1,宽胸气雾剂或复方细辛气雾剂,疼痛时雾气吸入.
2,救心油,疼痛时擦人中处并作深呼吸运动.
3,三棱,莪术粉各1g,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4,延胡索,广郁金,檀香等分为末,每次2~3g,温开水送服,每目2~3次.
5,参三七粉,沉香粉,血竭粉(2∶1∶1和匀),温开水送服,每次2g,每日2~3次.
6,山萘,细辛,丁香各2份,乳香,没药,冰片各1份,共为末,温开水送服,每服1.5~2g,每日2~3次.
7,冠心膏,在膻中,心俞,虚里或心前区,各贴一片,每次任选两穴.
以上是对“冠心病中医疗法”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 冠心病中医疗法 冠心病
(一)
【辨证】气虚血瘀.
【治法】舒胸益气,活血通脉.
【方名】舒胸益气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降香10克,枳壳10克,红花10克,麦冬20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慕莲方.
(二)
【辨证】心火亢盛.
【治法】降火通脉,活血宁心.
【方名】通脉宁心汤.
【组成】细木通10克,路路通10克,生地15克,全瓜蒌5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茯神1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子义方.
(三)
【辨证】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化瘀通络.
【方名】益气养阴通络汤.
【组成】南沙参20克,北沙参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丹参25克,川芎15克,益母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志雄方.
(四)
【辨证】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虚实相兼.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方名】宁心汤.
【组成】孩儿参9克,丹参9克,当归6克,川?克,生地9克,赤芍9克,白芍9克,桃仁9克,红花5克,茯苓9克,木香5克,陈皮3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孟百三方.
(五)
【辨证】心肾阳虚,心血瘀阻.
【治法】温阳益气,滋补阴血,化瘀通络.
【方名】黄芪通痹汤.
【组成】黄芪3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地黄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玉瑛方.
指导意见:
一.起居有常: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宜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身心愉快: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可诱发心绞痛.应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养成养花,养鱼等良好习惯以怡情养性,调节自己的情绪.
饮食调摄:过食油腻,脂肪,糖类,会促进动脉血管壁的胆固醇的沉积,加速动脉硬化,故不宜过食.饮食宜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要有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晚餐量要少,肥胖病人应控制摄食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戒烟少酒:吸烟是造成心肌梗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烈性酒在禁忌之列.不宜喝浓茶,咖啡.
劳逸结合:应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不要劳累过度.走路,上楼梯,骑车宜慢,否则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诱发心绞痛.饱餐后不宜运动.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减少心肌供血而产生疼痛,应注意保暖.性生活时处于高度兴奋,血液循环加快,全身需血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则相对不足,极易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故宜严格节制.在心肌梗塞完全恢复后,房事宜控制在每月1~2次.
病情分析: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指导意见:
冠心病
(一)
【辨证】气虚血瘀.
【治法】舒胸益气,活血通脉.
【方名】舒胸益气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降香10克,枳壳10克,红花10克,麦冬20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慕莲方.
(二)
【辨证】心火亢盛.
【治法】降火通脉,活血宁心.
【方名】通脉宁心汤.
【组成】细木通10克,路路通10克,生地15克,全瓜蒌5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茯神1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子义方.
(三)
【辨证】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化瘀通络.
【方名】益气养阴通络汤.
【组成】南沙参20克,北沙参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丹参25克,川芎15克,益母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志雄方.
(四)
【辨证】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虚实相兼.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方名】宁心汤.
【组成】孩儿参9克,丹参9克,当归6克,川?克,生地9克,赤芍9克,白芍9克,桃仁9克,红花5克,茯苓9克,木香5克,陈皮3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孟百三方.
(五)
【辨证】心肾阳虚,心血瘀阻.
【治法】温阳益气,滋补阴血,化瘀通络.
【方名】黄芪通痹汤.
【组成】黄芪3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地黄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玉瑛方.
(六)
【辨证】气虚痰浊.
【治法】补气健脾,除痰通瘀.
【方名】益气除痰汤.
【组成】党参18克,五爪龙50克,法半夏10克,橘红6克,竹茹10克,枳实6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楂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七)
【辨证】心气不足,心阳不振.
【治法】养心定志.
【方名】养心定志汤加减.
【组成】太子参10克,茯苓10克,菖蒲8克,远志8克,炙甘草5克,桂枝8克,小麦10克,大枣5枚,丹参10克,佛手8克,龙骨15克,珍珠母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高辉远方.
温馨提示:
患者注意多饮水,少食多餐,食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