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与饮食大便习惯训练有关系的啊.
指导意见:
首先如果是多天没有解可以用开塞路,或肥皂条塞到肛门内润肠通便.但是动作一定要轻柔,防止损伤肠道.
另外应该注意的一点是家长的正确引导,在小儿排便前发出信号,吹口哨, 在饮食方面,应该适当给予一些粗制食品,蔬菜,红薯,水果等. 对于经常发生便秘的小孩,除需要训练排便习惯外,也可间隔给予一些促进肠蠕动和润肠的药物.还要注意奶粉和母乳与钙这些不要一起吃,应该间隔2个小时,否则也可能导致便秘的.而且影响牛奶和钙的吸收.不但没有作用,反而有严重的副反应啊.
病情分析:
根据你的描述和症状考虑因饮食不当引起便秘.
指导意见:
小儿便秘的治疗 1.香蕉1-2枚,剥皮,放碗中加开水少许,擂成糊状,冲入白糖10克,调匀,随意喂服.每日1~2次,疗程不限.豆浆100毫升,浓米汤150毫升,蜂蜜20毫升.将新鲜豆浆煮沸,入米汤,蜂蜜调匀,1次饮完.每日1-2剂,连服数天.
病情分析:
朋友你好 人工喂养儿易发生便秘.可适当减少牛奶的喂入量,添加辅食,如牛奶中加糖,喂食 蜂蜜,梨汁,橙汁,番茄汁,菜汁等,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幼儿可多进食蔬菜,水果,粗粮,番薯等.
指导意见: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建议小儿要做到每天排便一次,最好是在每天晚餐后排便.非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轻易更改排便时间,不随意减少排便次数.对于便秘患儿,便前可先让其做下蹲动作,增加腹压,或顺时钟方向按摩腹部,促进肠管蠕动,达到排便的目的.
生活护理:
忌食辛辣燥热之品,如姜醋蛋,辣椒,羊肉等,饮食宜清淡,可多食用雪梨煲猪胰汤,胡萝卜马蹄煲脊骨汤,菜干煲脊骨汤,节瓜煲脊骨汤,番薯糖水等.祝孩子健康.
以上是对“一岁宝宝便秘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人工喂养儿较母乳喂养容易便秘,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更多的钙和酪蛋白,而糖和淀粉含量相对减少,食入后容易引起便秘;如进食少,食物中含蛋白质过多,含糖太少,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肠道吸收而使大便干燥;生活没有规律,对婴儿没有训练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也易引起便秘
指导意见:
1,训练宝宝定时排便.
一般从3个月左右开始,可以的意识的训练婴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使其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定时产生便意.
2,科学喂养,正确添加辅食.
婴儿在接受新的食品时,容易出现便秘,因此,家长们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一定要遵循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的原则.以婴儿营养米粉为例,对于3-4个月的宝宝来说.刚开始时喂1-2汤匙即可,2周以后再增加至4-5匙.
3,对便秘的宝宝注意因果同治.幼儿便秘可每天早晨空腹服用适量蜂蜜,用右手掌心自宝宝右下腹向上绕脐顺时针轻轻按摩十余次,以达到蠕肠通便之作用,对于便秘严重者,则应及早带宝宝看医生,排除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直肠狭窄等疾病情况.
病情分析:
你好,宝宝便秘多因上火,喂养不到等因素诱发的
指导意见:
宝宝较小不提倡使用药物,要多饮水,可在水中适量添加一些蜂蜜,果汁,蔬菜汁有去火通便的做用,可经常对宝宝进行腹部按摩,促进消化改善肠胃功能.可用妈咪爱来调理肠胃.必要时可去药店买开塞露来进行通便
病情分析:
其实正常小儿每日排便次数可有较大差别,有的可一日几次大便,有的则每5-3日一次大便,只要大便有一定数量不十分干燥又不稀,同时有无不适症状就属于正常.
指导意见:
如果大便干燥,量少又较难排出虽然一天可有2-3次,但总量可能比平时一次还少,均应视为便秘.婴儿便秘和天气干燥也有一定关系,天燥容易损耗津液,导致肠道干涩,再加上孩子多数喝水少,必然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导致排便困难.平时尽量多给宝宝多喝一点水,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比较软的水果,香蕉就是最好的选着.你也可以在家给宝宝采用按摩法加强胃肠的蠕动,增强消化能力.具体方法如下右手四指并拢,在孩子的肚脐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按摩.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
以上是对“一岁宝宝便秘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您好,孩子一般一天一次或者二天一次大便是正常现象的.
指导意见:
如果有便秘的现象,轻微的是可以服用点妈咪爱治疗的,同时奶粉里面可以添加小儿清火宝,多喝水.
病情分析:
你好!婴幼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其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这一类便秘经过调理可以痊愈;另一类为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通过一般的调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须经外科手术矫治.绝大多数的婴儿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指导意见:
如果婴儿饮食太少,消化后的余渣就少,自然大便也少.奶中糖量不足,可以便大便干燥.如长期饮食不足,则形成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缺乏力量,不能解出大便,可出现顽固性便秘.大便的性质与食物成分有关,如果食物含有多量的蛋白质而缺少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则大便干燥而且排便次数少;如果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则排便次数增加且大便稀软;如果食物中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则大便润滑.某些精细食物缺乏渣滓,进食后容易引起便秘.有些小儿生活没有规律,没有按时解大便的习惯,使排便的条件反射难以养成,导致肠管肌肉松驰无力而引起便秘.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可使肠管功能失调,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可出现便秘症状.
婴幼儿一般每天1-2次大便,便质较软,若两到三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况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但如果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情况,就不能认为是一般便秘,应及时送医院检查.幼儿一天一次大便属于正常,但有的小儿两到三天解一次大便,而且大便质软量多,也属正常.小儿发生便秘以后,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粪硬刺激肛门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天长日久使小儿惧怕解大便,而且不敢用力排便.这样就使肠子里的粪便更加干燥,便秘症状更加严重.
人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便秘较人工喂养儿少.如果出现便秘,可在人乳喂养的同时加橘子汁,糖或蜂蜜.牛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便秘,可酌减牛奶总量,在牛奶内增加糖量至8%-10%,还可以加橘子汁,菠萝汁,枣汁或白菜水,以刺激肠蠕动.
目前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便秘已经不多了,主要是营养过剩和食物搭配不当导致的便秘.很多孩子的父母一味地增加孩子的营养,让食物中的蛋白质量很高,而蔬菜相对较少.当今儿童食品工业飞速发展,许多高级的儿童食品都是些精细粮食制品,缺少渣滓,小儿很少吃粗纤维及含渣多的食物,容易导致便秘.
对婴幼儿来说,合理的食物搭配不仅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而且对便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食物中鱼,肉,蛋与谷物的比例要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让孩子吃一些玉米面和米粉做成的食物.要训练小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对于发生便秘的孩子,可用如下几种简便方法:
1. 按摩法:右手四指并拢,在孩子的脐击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按摩.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
2. 肥皂条通便法:用肥皂削成铅笔粗细,3厘米多长的肥皂条,用水润湿后插入婴儿肛门,可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3. 咸萝卜条通便法:将萝卜条削成铅笔粗细的条,用盐水浸泡后插入肛门,可以促进排便.
4.开塞露:将开塞露注入小儿肛门,可以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红薯粥
红薯营养较丰富,并有一定医疗价值,补血活血暖胃,《金薯传习录》记载红薯可治“痢疾下血,酒积热血,湿热黄疸,遗精淋浊,血热经乱,婴儿疳积.”红薯含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和维生素A,维生素C较多,其所含蛋白质比大米,白面为多.因此吃红薯是食药并用.小儿大便秘结吃上几次即可好转.
原料:
新鲜红薯25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将红薯(以红皮黄心者为好)洗净,连切成小块,加水与粳米同煮成稀粥,待粥成时,加入白糖适量,再煮沸两次即成.红婴儿食用红薯可去皮下锅煮.
特点:
薯甜,糖甜,粥甜,好吃,好消化.
拔丝白薯
此品有助消化,帮助吸收养分,加速新陈代谢和促进肠胃蠕动的功效,可利大便,治便秘,提供身体热能.适宜3岁以下儿童食用.
原料:
白薯500克,白糖250克,食油15克,枸杞子10克,葡萄干100克.
制作:
1,将白薯洗净,切成滚刀块,入油锅中炸成金黄色.
2,炒锅烧热入油少许,加入白糖溶化,熬成金黄色,用筷子头蘸点糖试试能拔丝时,立即将刚炸好的白薯倒入糖锅内,同时倒入枸杞子(蒸熟),葡萄干翻动,立即出锅上盘,并立即食用.炸完白薯距下入糖锅的时间不可太长,以免薯块过凉,影响拔丝和口味.如同时两锅分头进行更好.
特点:
拔丝可达两根筷子长,薯块外焦里嫩,食之满口甜味.
蜜奶芝麻羹
蜂蜜味甘,性平,能补中润肺,润肠解毒,为良好的营养,滑润剂;芝麻味甘,性平,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作用;牛奶营养丰富,亦有益胃润燥的功效.三物同用,和胃养血,润肠通便,治疗婴儿久病体弱,肠燥便结功效甚佳.每早空腹服用为宜.
原料:
蜜糖15~30克,牛奶100~200克,芝麻10~20克.
制作:
先将芝麻洗净,晾干,用文火炸熟,研成细末,再将牛奶煮沸,冲入蜂蜜,最后将芝麻末放入调匀,即成.
特点:
软糯香甜,是幼儿,儿童喜吃之品.
雪梨炖罗汉果川贝
此品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除疮毒,降低血压,清热镇静,清肺止咳,润肠通便,对气管,咽喉等病均有治疗功效,尤其对肠炎,便秘,痔疮疗效甚佳.
原料:
雪梨500克,罗汉果,川贝母同放在小盆内,冰糖少许,蜂蜜20克,水约1000克.
制作:
1,雪梨去皮和核,切成小块;罗汉果洗净,剥去外壳;川贝母洗净.
2,将雪梨块,罗汉果,川贝母同放在小盆内,加入冰糖,蜂蜜和1000克水,拌匀,入蒸隔1小时即可.冰糖不可过多,因有蜂蜜,而且冰糖要先砸成小块,以利掺和均匀.
温馨提示:
早饭前或起床后喝一杯水有轻度通便作用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