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你好!冻疮是一种冬季常见病,以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溃疡等现象.该病病程较长,冬季还会反复发作,不易根治.
指导意见:
冻疮的预防:应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如打球,跑步,爬山,以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还应做到勤活动,勤换鞋袜,勤洗脚,勤擦耳鼻,不穿潮湿或过小,过紧的鞋袜,不要受寒,注意保暖.中药的防治:用复方乌头酊外涂.组成:生川乌50克,生草乌50克,桂枝50克,芒硝40克,细辛20克,红花20克,樟脑15克,60%酒精1000毫升.用法:先将生川乌,生草乌,桂枝,细辛,红花研成粗末,再与芒硝,樟脑混合后入酒精瓶内密闭浸渍7天,滤药液备用.用棉花签蘸药汁涂患处,趁湿频频揉擦,每日早晚各一次(严重者一日三,四次),每次擦药约5分钟左右.本方是一验方,用之有特效.
病情分析:
冻疮一般是没的治的.我们都是冻疮受害者啊
指导意见:
小药方:①洗茄枝汁:尖头红辣椒四五只,或茄子枝叶30克,生姜5片,剪碎加水少许,煎汁去渣,先熏后洗患处,同时轻轻按摩患处.②擦十滴水:方法是先用温水洗净患处,擦干,再滴上十滴水数滴,轻轻按摩,三五天即见效.③涂蜂蜜膏:油脂有保温作用,蜂蜜有营养皮肤作用.取3份熟猪油,7份蜂蜜,外加少许樟脑,混拌均匀成膏.不必加热,每天涂抹患处1~2次,对早期冻疮疗效显著.④贴代灸膏:用市售的代灸膏,或麝香止痛膏,香桂活血膏,关节止痛膏等具有活血去瘀功能的贴膏贴于患处,再按摩几分钟到发热为止,两天重复一次,利用其活血及保暖作用,轻者往往一次即可见效.⑤抹蛋黄油“将鲜鸡蛋数个煮熟,取蛋黄入锅压碎,用小火熬出油,再加冰片0.5~1克,抹擦患处,每天一次,数次见效.
病情分析: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 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指导意见:
局部冻伤的治疗 . (1)I度冻伤创面保持清洁和干燥,数日后可治愈. (2)Ⅱ度冻伤复温后,用不含酒精的消毒剂如l%新洁尔灭溶液清洁伤口和周围皮肤,然后用干纱布包扎;水疱一般应保持完整,有较大水疱者,抽疱液后用干纱布包扎,或涂冻伤膏后暴露,如外涂湿润烧伤膏后采用暴露疗法,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具有复温,保温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有感染者先用抗菌湿纱布,随后用冻伤膏,如:烧伤净,磺胺嘧啶银等,其有镇痛,抗感染及促进上皮生长的作用. (3)Ⅲ度,Ⅳ度冻伤多用暴露疗法•,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待坏死组织分界线完全确后,才可切除或消除坏死组织;创面继续换药,必要时作植皮.肢体远端Ⅳ度冻伤,或湿性坏疽严重影响全身时,要考虑施行截肢(趾)术.另外Ⅲ度以上的冻伤还需全身治疗如:①给予高价营养,包括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②抗瘀滞剂: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 000n~tl/d;③抗凝剂及纤溶剂:肝素,每次1~2mg/kg,加入10%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100ml中,每隔6小时一次.其他,如:尿激酶,双香豆素;④血管扩张剂及解痉剂:心痛定,20nlg,每日3次.其它,如:叶酸,氨茶碱;⑤保护血管内膜药:生素E,200mg,每日3次;⑥其它: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使用抗生素等.
以上是对“手上长冻疮裂口了”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
指导意见:
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温馨提示:
加强锻炼与营养,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