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如果是急性药物性肝炎,对人体损害大吗?就诊起来好治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急性药物型肝炎危害大吗
武警山西总队医院专家为你解答!
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一般都能够停止服用药物之后得到恢复,但是也有严重引起肝功损害的,这类型的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及时治疗,免得危害到生命安全.
至于危害大不大,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看才好分析.总之不能忽视,尽量到医院进行检查保证安全.
为了让普通市民也能享受到全军最高端的医疗检测及诊疗服务.军区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全面启动山西省部队医院首批肝病医疗帮扶项目,2010年元月7日起,符合本次肝病医疗帮扶对象范围内患者,到武警山西省总队医院,均可享受三甲医院【乙肝两对半】,【肝功能】免费检测,并可优先接受我军最新肝病科研技术成果治疗,旨在服务部队的同时,坚持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
病情分析:
由药物引起肝组织损害而发生的肝炎叫做药物性肝炎.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不但是处理体内正常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同时还是所有药物代谢和转化(即解毒)的器官.临床所用的绝大多数药物,尤其是口服的非极性药物,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肝脏后,在某些酶类如单氢氧化酶,水解酶,乙酰转移酶等的作用下,由脂溶性药物转变为极性强的水溶性化合物,然后随胆外或尿液排出体外.而有些药物则不被转变为极性化合物,在肝脏中直接降解或灭活.
据研究,药物的代谢大部分是由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完成的.这是因为内质网中还含有辅酶,特别是还原型辅酶II.此外,药物在肝脏的代谢中还受到性别,年龄,种族,个体差异,给药途径,有无服用酶诱导剂及酶抑制剂,肝细胞有无疾病,胆汁排泄,肠肝循环,肠道菌丛以及药物损伤肝脏与某种药物在机体(或肝脏)内的停留状态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药物对肝脏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毒害作用.肝脏既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成了药物毒性反应的主要靶器官.如果某类药使用时间过长,剂量过大,或属于特异体质的病人,都有导致肝损害的可能;尤其是肝功能不全的病人其受损害的可能性则更大些,产生的危害性也相对更大些.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约有11类200余种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对肝脏有损害作用.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药物大多经肝脏代谢,因此凡是用药不慎,滥用药物都是引起肝损害,即所谓药物性肝炎.
指导意见:
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和程度变化很大,急性药物性肝炎分类如下:
(1)肝细胞型
①肝炎型:临床表现类似一般病毒性肝炎,黄疸出现前1~2天有乏力,胃纳减退,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尿色深等前驱症状.但病程中无发热,肝脏肿大,胆有压痛.严重病例可呈肝衰竭表现,可并发肝昏迷而死亡.生化检查:ALT,AST明显增高,BSP滞留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②脂肪肝型:临床表现特点为脂肪肝,氮质血症和胰腺炎.病人有感染的背景,一般连续用药3~5天以上,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上腹痛,尿色深,肝肿大,黄疸,肾功能减退,有少尿,血尿素氮增高及代谢性酸中毒.生化检查:转氨酶明显增高,血清胆红素一般低于 17.1μmol/L,亦可高达51.3μmol/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偶有血糖过低,主要由于大剂量静滴四环素引起,静注门冬酰胺酶时亦可引起.本病预后差,如不及时停药,病死率很高.
(2)肝内胆淤型
①单纯胆淤型:临床表现为起病隐袭,常无前驱症状,发病时无发热,皮痛或嗜酸粒细胞增多.黄疸轻,于停药后很快消失.生化检查:可见AST增高,黄疸出现前已有BSP滞留,碱性磷酸酶和胆固醇大多正常.
②胆淤伴炎症:可有发热,畏寒,恶心,腹胀,乏力,皮疹,随后出现黄疸,皮肤瘙痒,大便色浅,肝大并压痛,嗜酸细胞增加.生化检查:胆红素,转氨酶,胆固醇及碱性磷酸酶均中高度升高.
(3)混合型:有不少药物所致肝损害不易明确归类,表现为肝炎型,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轻度胆淤.同时伴有肝外器官损害,如皮疹,淋巴结病变,骨髓和血象改变,心肌炎,间质性肾炎,关节炎等.一般认为,此型肝损害由免疫机理所致.
对肝脏的危害视其临床表现而定,这个不一样的,大多反映轻微,停药后就会好转,但也有部分导致肝脏衰竭,应该注意.
温馨提示:
肝炎感染不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及拥抱、握手、共用厕所等不会感染。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