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患者右上腹痛后背及肩部窜痛
2008年底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浅表性糜烂性胃炎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如何医治浅表性糜烂性胃炎
病情分析:
浅表性胃炎是最常见的慢性胃部炎症,是指炎症累及胃粘膜的浅层,但也可累及深层.浅表性胃炎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慢性浅表性胃炎度.
指导意见:
一般可采用雷尼替丁十庆大霉素口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好,副 作用少,复发率低.一般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中药汤剂调理脾胃脏腑,西药抑制胃酸分泌.您 可以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再就是平时饮食要注意,胃病的性质一般都是三分治,七分养.饮食健康是治疗胃 病的首要措施.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要暴 饮暴食或睡前进食.
生活护理:
平时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烟酒, 生冷等对胃的损害.
病情分析:
呵呵,其实你的胃炎应该还算好啦,HP就是幽门螺杆菌阴性的,不需要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用.但是奥美拉唑真的是个好东西,是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效果算是现在最好的啦.对比较轻的胃炎,还有胃溃疡都很有效.吃吃还是不错的.胃必治其实就是胃粘膜保护剂啦,效果嘛,肯定是有的.我们医院都是开威地美(铝碳酸镁片)的.呵呵,其实差不多啦.但是还是奥美拉唑的效果好.
还有就是你一个星期以后打算去复查什么啊?再做个胃镜吗?难道你不难受吗?
还有就是,我不知道你现在有没有消化道出血,比如解黑便,大便是黑的,粪常规隐血试验是阳性.那就说明你还有活动性出血.但是我估计你没有.总之一句话,复查胃镜就没必要了吧.你做出来肯定还是慢性浅表性糜烂性胃炎.
只要自己注意饮食,以后辛辣的东西,刺激性大的食物就别吃了.饮食控制最重要,按时吃东东,别等到饿了再吃,就OK拉,晚上10点以后就别吃宵夜啦.
指导意见:
如果又难受了,只是胃痛,没有解黑便,呕血.就配点奥美和威地美吃就行了,呵呵,祝你健康!!!
ps:我就是消化内科医生
病情分析:
浅表性糜烂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以上腹部疼痛为最常见症状,也有一些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其临床表现如下:
1.上腹痛:疼痛多不规律,与饮食无关,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极少数患者表现为绞痛并向背部放射,易误诊为心绞痛.
2.嗳气:因胃酸缺乏,胃内发酵产气等因素使胃内气体积存,导致嗳气发生.
3.腹胀:因食物滞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腹胀发生.
4.食欲不振: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有食欲减退或时好时坏.
5.恶心与呕吐:炎性胃粘膜受理化,生物因素刺激,以及胃动力学障碍,胃逆蠕动影响,出现恶心,呕吐.
6.便秘与腹泻:大多数患者有便秘症状,腹泻相对较少.
指导意见: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禁服的药物有:
(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水杨酸钠.
(2)苯胺类:扑热息痛,非那西丁.
(3)比唑酮类:保泰松,氨基比林.
(4)其他抗炎有机酸:消炎痛,布洛芬.
(5)抗生素类:四环素.
(6)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可的松.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药物很多.以前采用解痛剂(如654-2,普鲁本辛等),抗酸剂(如胃舒平,硫糖铝),中药等,服药时间长,效果不好.
由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因此主要为症状性治疗.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①保护胃粘膜药物:硫糖铝,胃膜素,猴头菌片,麦滋林—S等;②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普鲁本辛,654-2等,H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肌,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还有前列素E!,洛赛克等;③胶态钳制剂:德诺等;④促进胃肠蠕动药物:胃复安,吗叮啉等,还有新研制成的西沙比利.一般治疗安排4—6周,一种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用或加用另一种药,联合用药不宜在同类药中选择.还可以中药治疗,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特点,结合病因,病理,进行辨证分型施治.
一般可采用雷尼替丁十庆大霉素口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具体的方法是:
(1)雷尼替丁:每次2片,每天一次,睡前口服,连服2周3;
(2)庆大霉素片:每次2片,每天3次,连服3周.若个别病人服用庆大霉素后上腹不适,可改为卡那霉素,每次0.5克,每日2次口服.
若患者上腹疼痛明显,可加服654—2或心痛定,疼痛缓解后停用;上腹饱胀明显者,可先服3天乳酶生(每次1.5一3.0克,每天3次),再服雷尼替丁十庆大霉素;伴有消化不良时,第1周配伍多酶片;遇症状严重,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的病人,先静脉滴注庆大霉素,肌注胃复安,待呕吐停止能进食后再行口服庆大霉素十雷尼替丁治疗.
以上是对“如何医治浅表性糜烂性胃炎”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约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
指导意见:
①吴茱萸1份,食盐2份.用法:将吴茱萸研成细末,加入食盐拌匀,在锅内炒热,布包熨于脐部,持续40分钟,每天热熨2次.主治:寒邪客胃型浅表性胃炎.
②生姜,乌梅各适量.用法:用开水浸软后擦舌,每日5~6次.主治:胃失和降型浅表性胃炎.
③金沸草,代赭石各等份.用法:共研为细末,以醋调后,涂于胃脘部.主治:胃失和降型浅表性胃炎.
④灶心土,葱白,吴茱萸,薄荷各等量.用法:上药共为粗末,用醋炒热,布包熨于胃脘部.主治:脾胃虚寒型浅表性胃炎.
⑤沉香,小茴香,乳香,肉桂,麝香等.用法:制成膏剂,每次1贴,微火化开,贴于胃脘部.主治:脾胃虚寒型浅表性胃炎.
病情分析:
浅表性糜烂性胃炎属于老胃病范畴,一般药物很难凑效,只能缓解症状,治标不治本,易反复.祖国医学用传统中药治疗浅表性糜烂性胃炎有非常独到的地方建议您中医治疗,浅表性胃炎是最常见的慢性胃部炎症,是指炎症累及胃粘膜的浅层,但也可累及深层.浅表性胃炎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慢性浅表性胃炎度.
指导意见:
每次6-8粒.先用三联用药: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 (每天要吃够标注分量的两倍,注意三联用药周期只能吃7天),然后找医生把脉用中药按胃病调养半年.注意多运动,饮食不能太饱,忌辛辣.半年后还你一个健康身体,祝您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浅表性胃炎是以胃粘膜水肿 多发性糜烂 出血灶为特征的急性胃炎.一般的病人有腹上部不适 疼痛 食欲缺乏 和疲乏无力等症状 多数是由于饮食不规律 常吃刺激性食物 饮酒等引起.
指导意见:
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戒酒 不吃刺激性食物 饮食规律 让后再用药 药物服用点制酸剂如:胃舒平 和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呱 雷尼替丁
病情分析:
患者,男,44岁,右上腹痛后背及肩部窜痛,患浅表性糜烂性胃炎两年
指导意见:
予以抑酸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可以选用硫糖铝,雷尼替丁,胃复安,一般治疗需要4到6周.
生活护理:
清淡饮食,软食,吃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
以上是对“如何医治浅表性糜烂性胃炎”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经研究发现几乎任何能影响机体的因素都能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比较明确的病因有:
(1)细菌,病毒及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粘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成慢性浅表性胃炎.
(2)鼻腔,口腔,咽部慢性感染: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如齿槽溢脓,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细菌或其毒素的长期吞食,可反复刺激胃粘膜而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经发现90%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胃内有慢性炎症改变.
(3)吸烟: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慢性炎性病变.根据 Eward发现,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40%可发生胃粘膜炎症.
(4)药物:某些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皮质激素,洋地黄,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粘膜损害.
(5)刺激性食物:长期食用烈酒,浓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的饮食方式均可破坏胃粘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6)循环及代谢功能障碍: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及其对各种损伤因素的防御能力,均与充足的粘膜血流量密切相关.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静脉高压时,使胃长期处于瘀血和缺氧状态,导致胃粘膜屏障功能减弱,胃酸分泌减少,细菌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胃粘膜炎性损害.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尿素从胃肠道排出增多,经细菌或肠道水解酶作用产生碳酸铵和氨,对胃粘膜产生刺激性损害,导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
(7)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经纤维胃镜发现或证实胆汁返流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手术后十二指肠液或胆汁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向弥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慢性胃炎.
(8)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粘液层及上皮细胞中首次分离出HP.此后众多学者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在 60%~90%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HP,继而发现HP的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的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故1986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HP致病机理可能主要是通过破坏胃粘膜屏障,使H+反向弥散,最终引起胃粘膜的炎症.
(9)心身因素:由于心理卫生不健康,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或抑闷状态,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尤其是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亦会导致胃粘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造成胃粘膜血流量减少,破坏胃粘膜屏障作用,久而久之形成胃粘膜慢性炎症反应.
指导意见:
一般可采用雷尼替丁十庆大霉素口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具体的方法是:
(1)雷尼替丁:每次2片,每天一次,睡前口服,连服2周3;
(2)庆大霉素片:每次2片,每天3次,连服3周.若个别病人服用庆大霉素后上腹不适,可改为卡那霉素,每次0.5克,每日2次口服.
若患者上腹疼痛明显,可加服654—2或心痛定,疼痛缓解后停用;上腹饱胀明显者,可先服3天乳酶生(每次1.5一3.0克,每天3次),再服雷尼替丁十庆大霉素;伴有消化不良时,第1周配伍多酶片;遇症状严重,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的病人,先静脉滴注庆大霉素,肌注胃复安,待呕吐停止能进食后再行口服庆大霉素十雷尼替丁治疗.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