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消化不良怎么办
你饭后是否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消化?你会打嗝或放屁吗?你偶而会胃痛,拉肚子吗?有的人以为这些都是正常甚至健康的生理反应,其实不然.它们都是消化不良的征兆.
有些自然疗法专家认为健康的消化是治疗所有疾病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像中医这类自然疗法都强调饮食改变,断食等各种饮食调理方法在内的主要原因.
消化系统是人体最强的免疫系统,它透过化学作用打散食物,让得以吸收,重建细胞,同时也负责消除食物里的毒素.消化系统为了保护我们,不断跟可能危害我们健康的外力抗战.如果消化系统有差错,我们的身体就会受到毒素侵害,或因为未完全消化的食物而营养不良,导致健康受损.所以,健康之道就在维持消化系统的良好运作.要维持健康的消化系统,就必须控制心理,饮食及生理等三大因素:
心理还是维持健康消化系统的最重要因素,因为心理是身体各项反应的指挥中心.透过身心连结,我们所有动念都会改变体内神经系统,荷尔蒙平衡和化学作用,最后影响消化系统运作.饮食因素包括食物的选择和进食的方法是否正确;而生理因素则包括咀嚼以及食物在肠道里的移动.健康的消化必须三者兼顾.
指导意见:
消化不良者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摄入含蛋白质和钙质过多的食物
乳类,乳制品,瘦肉类,鱼,虾米皮,鸡蛋黄,咸鸡蛋,松花蛋,动物软骨,豆类,豆制品,海带,紫菜等都含大量蛋白质或钙质,若摄入过多,会使大便呈碱性,干燥而量少,难以排出,所以应减少食用.
2.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
3.忌胀气不消化食物
干豆类,洋葱,土豆,薯以及甜食应适当控制,以免影响胃的运化,而加重症状.
4.忌坚硬油腻食品
坚硬油腻食物更不宜消化,食后会加重病情,应忌食.
5.忌长期食用糯米
糯米含有多量的糊精,粘性较强,膨胀性小,不容易消化.消化不良者长期食用糯米,将会加重病情.
6.玉米不应偏食
玉米蛋白中所含的氨基酸成分较其它粮食及豆类少,它缺少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玉米中所含的尼克酸属于结合性类型,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偏食玉米将会造成这些营养成分的缺乏,导致营养不良.
7.甘薯
消化不良脘腹胀满者不宜食用.《纲目拾遗》说:“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食后容易产气,发生胀肚,消化不良烷腹胀满者食用,能使病情加重.
8.冬瓜
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冬瓜性寒伤阳损胃,多食会导致脾胃虚寒更甚,消化功能减弱,产生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或泄泻等症状.
9.豆腐干
老人病后及体弱者不宜食用.豆腐干为豆腐榨干水分制成的食品.《随息居饮食谱》说:“腐于坚者,甚难消化,小儿及老弱病后,皆不宜食.”食后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的病变.
10.鸽肉
食积胃热者不应食用.食积胃热之病应消食化积,忌食味厚之品,本品味厚,食之碍胃滞脾,食后可加重病情.
11.不宜食用蟹,特蛎,蚕蛹,蚌.
消化不良如何用药
每一个人,无论什么年龄或性别都会遇到消化不良.消化不良通常表现为进食时或食后出现上腹部不适感或疼痛;进食,运动或平卧后,上腹正中有烧灼感或反酸,并可延伸至咽部;经常感到饱胀或有胃肠胀气感,打嗝,放屁增多;食欲不振,恶心,有些人会轻度腹泻.
可选用的非处方药
■西药
(1)多潘立酮(又称吗丁啉,胃得灵)能增加胃肠平滑肌张力及蠕动,使胃排空速度加快,胃部得以畅通,消化和推进食物,促进食物及肠道气体排泄,从而消除消化不良的各种症状.用于消化不良,腹涨,嗳气,恶心,呕吐.
(2)乳酶生(表飞鸣)为活肠球菌的干燥制剂.能在肠内分解糖类,生成乳酸,使肠内酸度增加,从而抑制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并防止肠内发酵,减少嗳气,促进消化和止泻.用于消化不良,腹胀及小儿饮食失调所引起的腹泻,绿便等.
(3)胰酶(又称胰液素,胰酶素)在中性或弱酸性环境中可促进蛋白质,淀粉及脂肪的消化.可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以及肝,胰腺疾病引起的消化障碍.
(4)胃蛋白酶本品能在胃酸参与下使凝固的蛋白质分解,用于消化机能减退引起的消化不良.
(5)多酶片由胰酶与胃蛋白酶组成,用于消化不良,食欲缺乏.
(6)复合消化酶胶囊能促进各种植物纤维素分解,促进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促进肠内气体排除,消除腹部胀满感.同时,其所含三种不同颜色的药丸可定位释放,保证各种酶的活性在合理部位释放.
■中成药
(1)大山楂丸主要成分为山楂,六神曲(炒),麦芽(炒)等.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2)保和颗粒主要成分为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炙),茯苓,陈皮,连翘等.能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思饮食.其剂型有:颗粒剂,片剂,丸剂,浓缩丸,合剂等,口服应用.
(3)复方消食颗粒主要成分为苍术,白术,莲子(去心),薏苡仁(炒),砂仁等.能健脾利湿,开胃导滞.用于食积不化,食欲不振.
(4)加味保和丸主要成分为白术(炒),茯苓,陈皮,厚朴(姜炙),积实(炒),香附(醋炙),山楂(炒),六神曲(炒)等.能健胃消食,用于饮食积滞,消化不良.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