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本人体质差,睡眠差,昨晚直冒冷汗,半夜哮喘发作了.
请医生帮忙开点药,去医院排队太麻烦了.
我家里有茶碱缓释胶囊,甲泼尼龙片,和头孢克洛缓释胶囊,还有头孢妥仑匹脂片.有哪些可以一起吃的?
有什么更好更便宜的药可以推荐给我吗?谢谢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哮喘发作的用药和治疗方法
病情分析:
一, 临床诊断依据:
1. 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 二,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 三,用平喘药能明显缓解症状.
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可以建立临床诊断.通过随诊治疗后的反应符合哮喘的规律,可以确定诊断.
二, 协助哮喘确诊的检查:
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和体征),应按具体情况选择下列检查,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阳性,结合平喘治疗能明显缓解症状和改善肺功能,可以确定诊断.
1.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常采用组织胺或乙酰甲胆碱吸入法.吸入组织胺累积剂量7.8mol或乙酰甲胆碱浓度8mg/ml以内,肺通气功能(FEV1)下降20%者为气道高反应性,是支持支气管哮喘的有力证据,一般适用于通气功能在正常预计值的70%或以上的患者.
2.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2激动剂后15分钟,或强化平喘治疗(包括激素的使用,故亦称激素试验)1-2周后,EFV1增加15%以上,且绝对值增加>=200ml为阳性,适用于发作期,EFV1<60%的正常预计值者;
3. PEFR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指导意见:
尽管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均未完全阐明,但目前的治疗方法,只要能够规范地长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使哮喘症状能得到理想的控制,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为使哮喘诊断治疗工作规范化,1994年在美国国立卫生院心肺血液研究所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共有17个国家的301多位专家组成小组,制定了关于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GINA).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也于1993年和1997年议定和修订了中国的哮喘防治指南,促进了防治水平的提高.
一,成功的哮喘治疗的目标:
1.尽可能控制症状,包括夜间症状.
2.改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3.使肺功能接近最佳状态.
4.预防发作及加剧.
5.提高自我认识和处理急性加重的能力,减少急诊或住院.
6.避免影响其它医疗问题.
7.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
8.预防哮喘引起死亡.
上述治疗的目标的意义在于强调:①应该积极地治疗,争取完全控制症状.②保护和维持尽可能正常的肺功能.③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关键是有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坚持长期治疗.吸入疗法是达到较好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二,药物治疗 治疗哮喘药物因其均具有平喘作用,常称为平喘药,临床上根据他们作用的主要方面又将其分为:
(一)支气管舒张药,此类药除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
1.β2激动剂:β2激动剂药物有数十个品种,可分成三代.①第一代:非选择性的β2激动剂,如肾上腺素,麻黄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等,因其心血管副作用多而已被高选择性的β2激动剂所代替.②第二代:选择性短效的β2激动剂,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特布他林(terbutaline)和酚丙喘宁(fenoterol)等,作用时间4~6小时,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明显减少.③第三代:新一代长效的选择性β2激动剂,如(salmeterol),福米特罗(Formoterol)和丙卡特罗(procaterol)等.作用时间>12小时,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但部分药物(如沙美特罗)起效时间较慢.总的来说,β2激动剂是缓解急性发作的症状的第一线药物,以第二代药物最常用.第三代药物主要用于与吸入激素联合应用,起到稳定气道,减少发作的作用.
β2激动剂的用药方法可采用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首选吸入法,其作用迅速,气道内药量高,全身副作用少.吸入的方法有定量气雾剂(MDI),干粉吸入剂和持续雾化吸入.以MDI为最常用.然而,MDI使用需要吸气时同步喷药,需要医务人员认真指导和定时检查使用的方法,才能保证疗效.在儿童,老年人或重症病人可在MDI上加贮雾瓶(spacer),喷出的药物气雾停留在瓶中,病人可从容吸入,并可减少雾滴在口咽部沉积引起刺激.
2.茶碱类 口服氨茶碱一般剂量每日5~8mg/kg,缓释放茶碱每日8~12mg/kg.静脉给药主要应用于重危症哮喘.首次注射剂量为4~6mg/kg而且应缓慢注射,注射时间应大于15min,静脉滴注维持量为每小时0.8~1.0mg/kg,每日用量一般不超过750mg~1000mg.
茶碱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心血管症状(心动过速,心律紊乱,血压下降),偶可兴奋呼吸中枢,严重者可引起抽搐乃至死亡.最好用药中监测血浆氨茶碱浓度,安全浓度为10~20μg/ml.发热,妊娠,小儿或老年,患有肝,心,肾功能障碍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尤须慎用.合用甲氰咪胍,喹诺酮,大环内脂类药物等可影响茶碱代谢而使其排泄减慢,应减少用药量.
3.抗胆碱药物 吸入抗胆碱药物,如溴化异丙托品(Ipratropine bromide)等,可以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而起舒张支气管作用,并能阻断反射性支气管收缩.与β2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并持久,主要应用于单独应用β2激动剂未能控制症状的哮喘患者,对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尤为合适.可用MDI或持续雾化吸入,每日3~4次,每次75~250μg吸入.约15分钟起效,维持6~8小时.不良反应少,少数病人有口苦或口干感.
温馨提示:
当患者在治疗哮喘时一定要保持持续性用药,切勿因为病情稍微好转就放弃用药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