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月大幼儿
发烧
气温变化快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服用了退烧等药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体温计的标准参考数据,如果是腋下,脖子下,口表,肛表,多少度是临界值就算发烧了.请告诉需要加多少误差值.
我家宝宝一直用的是脖子下测量法,有参考标准吗?急!拜谢!
病情分析:
您好, 当小儿肛温>37.8 ℃,或舌下温度>37.5 ℃,或腋下温度>37.4 ℃是为发热
指导意见:
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消毒.现在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温,年龄小或昏迷的小儿可采用肛门测温.
测腋下温度时,要先擦去腋窝的汗,再把体温表有水银柱的一头放在腋下夹紧,5分钟后取出.测肛温时,先在肛表圆头涂些油类物质以起润滑作用,再缓缓插入肛门2厘米左右深,3分钟后取出.肛门测温时,要用手扶着体温表,以免小儿弄碎体温表刺伤肛门.
看体温表时,应横持体温表缓缓转动,取水平线观察水银柱所示温度刻度.体温表用后,要用75%的酒精消毒.
正常人体温一般上午比下午高,刚出生1个月的小儿上午比下午高0.25℃,6个月的小儿上午比下午高0.5℃,1岁以后高1℃.
病情分析:
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
发热分度标准:
一般认为,正常的腋下温度为36度到37度.
(1)低热:体温为37.5到38度;若低热持续时间1个月以上,即为长期低热
(2)中度热:体温为38到39度;若发热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即为长期中度热
(3)高热:体温在39度以上;若发热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即为长期高热
(4)超高热:体温在41度以上
(说明:以上均为摄氏度)
其中,直肠的温度是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但是我不建议使用,因为一旦体温计断在肛门里面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处理也是很麻烦.因此,我觉得不要因小失大哦!!
指导意见: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病情分析:
您好:体温测量看似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实际上涉及的东西不少.首先给您说一下影响体温的因素.
1.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
2.美国马里兰州医学院麦克维克认为测148人的口腔温度平均值为36.8度,测定结果表明:个体之间正常体温变动范围可达2.7度,每个人一天内不同时间体温可相差0.6度,正常人早晨6时体温最低,下午4时最高.体温38度以下一般认为是低热,38度以上认为是高烧.
3.体温也与年龄有关.一般说来,儿童的体温较高,新生儿和老年人的体温较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机制发育还不完善,调节体温的能力差,所以他们的体温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动.因此对新生儿应加强护理.
指导意见:
综上所述:1.只要没有症状,体温略高也是正常的.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
2.具体误差的问题要根据情况分析.但是判断婴幼儿体温正常与否有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宝宝的一般状况包括精神状况,大小便,饮食,睡眠以及有无其他症状.
3.下面说一下如何正确测体温.
最常用腋下测量法,操作如下:先将体温计的水银汞柱甩到35度以下,再将体温计头端置于受测者腋窝深处,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5到10分钟后读数.读数方法是一手拿住体温计尾部,即远离水银柱的一端,使眼与体温计保持同一水平,读出水银柱右端所对的数字.读数时注意千万触碰不要体温计的头端,这样手会影响水银柱而造成测量不准;眼睛不要高于或低于体温计.
测量时要注意腋窝处没有保暖或者降温的物品,并且应该将腋窝的汗液擦干.另外注意,测量后30分钟再测量体温较为准确.
以上是对“求教体温计的使用和参考数据”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体温,通常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测量方法有口测法,腋测法及肛测法.
指导意见:
新生婴儿和幼儿的体温调节机构尚未发育完善,应加强护理保温.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
昏迷病人或小儿多用肛测法.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病情分析:
口腔温度比腋下温度较准确一些,但由于小儿不大适用,所以一般测得腋下体温.腕子下测温度的比较少,且不太准确.个人建议小儿还是用电子式的比较好.网上可以查一下,卖的比较多.
指导意见:
当宝宝身体体温腋下37.5℃以上或肛温,耳温38℃以上时,就可以确定为宝宝发烧了.
至于误差值的问题,测量前先将体温计度数甩到35℃以下,然后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下最顶端后夹紧,保证水银和皮肤密切接触,维持时间5~10分钟.好的体温计与正确的测量方法误差只在零点几度,影响不太.
生活护理:
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38.5℃左右,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样吃,照样睡及照样玩,就不必着急地送宝宝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可以采用适当饮水,物理降温的办法.宝宝发烧我们不主张“捂汗”,这样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对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采取“开包”打开衣被,少穿衣服就可能有逐渐降温的效果,一般来说发高烧的宝宝应该不要盖厚被子,衣服也要少穿.
不过,为了减少宝宝的不舒服感,爸爸妈妈在照顾上要特别留心.应该让宝宝充分休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否则不宜在半夜叫醒宝宝服用退烧药;注意水分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黄.
低烧一般会持续数日,应时刻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他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体温在38.5℃到39℃
发烧在38.5℃39℃左右时,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热痉挛发生.
冰敷或用冰枕.当宝宝体温38.5℃时,用冰袋放在额头,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或者让宝宝睡冰枕,都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温湿敷也是一种好方法,即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温以免着凉.另外,也可用几块稍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7分钟更换一次,宝宝也会感到很舒服.
当宝宝的体温升到38.5℃以上时,利用物理降温帮宝宝散热的同时,也要适当辅以退烧药物.如果宝宝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主要由直肠吸收,效果比较快速.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栓其退热作用强,容易退烧过度,导致体温陡降,而且药物反复刺激肛门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