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1年
多了 蹲久了 站起来头晕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吃什么可以减少贫血?
病情分析:
突然站立会头晕并不是贫血的特有表现,通常这样的表现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检查一下血压看低不低.
指导意见:
判断是否贫血应当检查血常规,看血红蛋白是不是低于正常.如果低了就是贫血.但贫血原因众多,不同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有所不同,甚至还有冲突.比如缺铁性贫血时要适当补铁;但地中海贫血有可能外在表现与缺铁性贫血相同,但补铁却不一定适当,甚至有时体内是高铁状态的,再补铁有可能导致铁中毒.
女性最常见的贫血原因还是缺铁,如果确实贫血,先检查一下铁蛋白和血清铁这两个项目.如果确实是低的,要注意多吃瘦肉,动物血,肝脏等含铁高的食物.贫血较严重的可以直接补铁治疗.
贫血(anaemia)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 贫血可以引起头晕,心律失常和呼吸困难,严重会出现晕厥.
病情分析:
可以无症状,或有轻微头昏,眩晕,口渴,出汗,脉搏细速或呼吸加快,当病人坐起或站立时常感到眩晕(体位性低血压).贫血也可引起严重疲乏,呼吸困难,胸痛,情况严重时,可以发生死亡.
指导意见:
治疗取决于失血的速度和贫血的严重程度,输注红细胞是治疗快速失血或严重贫血的唯一可靠方法,还应找到出血部位并止血.慢性失血或贫血不太重时,机体可产生足够的红细胞纠正贫血而无须输血.红细胞的生成过程中需要铁,而失血时铁也丢失了,多数患者需要补充铁剂,通常用片剂.
以上是对“贫血有些什么症状?吃什么可以减少贫血?”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贫血(anaemia)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
指导意见:
女性贫血食补
[3]三红汤
“三红汤”由红枣7枚,红豆50克,花生红衣适量组成.三味共同熬汤,连汤共食之,可治一般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
三红汤能防治贫血,与方中三种食品均能健脾生血有关.中医认为,大枣补脾益气,能使气血生化充足,改善血虚萎黄症状.民间常用大枣煮粥,炖鸡,治疗久病体虚引起的贫血症.花生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增加血小板的含量和改善血小板的质量,同时还能促进骨髓造血机能.所以花生衣既治出血又对出血引起的贫血有效.红豆(即赤小豆),有利尿,消肿,健脾作用.研究发现,红豆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含铁质,维生素B12,有补血和促进血液循环功能.女性经期失血多出现头晕眼花,面容苍白等,常喝加红糖的热红豆汤,能补血且改善贫血症状.
四物汤
【组成】当归(10克) 川芎(8克) 白芍(12克) 熟地(12克)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
【用法】现代服法:作汤剂,水煎服.可一日服用三次.早,午,晚空腹时服.
【禁忌】斟酌.
【类别】:补益类
桂圆肉
桂圆肉中每100克含铁量大约是3.9毫克,在水果中也属含铁量相当丰富的,可用于贫血的食疗中,一般煲汤,煮粥为宜.但桂圆肉属于温热食物,对于孕妇,儿童不适合.
桑葚干
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制品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每100克含铁42.5毫克,无愧于水果中“补血果”的称号.一般建议将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补血,还可以美容,但孕妇慎用.
黑枣
干枣里最为推崇的是黑枣和蜜枣,它们每100克含铁量在3.7 ̄3.9毫克之间,也算是补血食物中的佳品,干枣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是促进铁离子吸收的重要因子,让机体对铁的吸收事半功倍.但干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利消化,所以每日不宜多食,而且最好是煲汤,煮粥食用.
紫葡萄干
紫葡萄是很好的补血水果.将葡萄晒制成干后,每100克含铁量在9.1毫克.而且葡萄在晒制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葡萄皮(葡萄皮的营养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也有利于葡萄干中一些稳定营养素的保留,如铁,锌,锰,蛋白质,抗氧化物质等.
温馨提示:
注意对引起贫血的病因的防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