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左腿静脉血栓形成,左腿小腿微肿,
发病时间及原因2010年1月份:
发现轻微病情直至一月份中下旬特别严重才去医院检查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经检查后发现十分严重决定于2010年1月26日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一直采用输液药物丹参酮以及配合溶栓药物尿激酶治疗,住院一星期后复查发现没有一点好转,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希望得到医生的好点的建议
病情分析:
1.非手术疗效
⑴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患急性深静脉血栓病人,需卧床休息1~2周,使血栓紧粘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在此期间,避免用力排例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肢抬高需高于心脏水平,约离床20~30cm,膝关节处安置于稍屈曲位.如抬高适宜,就不需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开始起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适度地压迫浅静脉,以增加静脉加回流量,以及维持最低限度的静脉压,阻止下肢水肿发展.弹力袜使用时间:①对小腿深静脉或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一般不需用,但如踝部及小腿下部出现水肿,可用数周;②对腘,股静脉血栓形成,一般使用不超过6周;③对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先使用3个月,以后间断取除,一般不超过6月,但如水肿出现,则需继续应用.病人在早期,禁忌久站及久坐.对重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适当限制站立及坐位,并抬高患肢3个月,这样可促使下肢建立侧支静脉以减轻下肢水肿.
⑵抗凝血疗法:这时深静脉血栓形成现代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这一.正确地使用抗凝剂可降低朏栓塞并发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其作用在于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并促使血栓静脉较迅速地再管化.
适应证:①静脉血栓形成后1月内;②静脉血栓形成后有肺栓塞可能时;③血栓取除术后.
禁忌证:①出血素质;②流产后;③亚急性心内膜炎;④溃疡病.
指导意见:
肝素是一种有效抗凝剂,药效迅速,静脉注射10分钟后,就能有效地控制血液凝结力.其作用时间短,在体内迅速被破坏,大部被酶破坏,小部经肾排泄.静脉注射3~6小时后,血液凝固时间即能恢复正常.肝素水溶剂有12500μ和5000μ两种针剂,每100μ相当于1mg.一般剂量近垦素1~1.5mg/dkg/4~6h计算.给药途径可经皮下脂肪层,肌肉,或静脉注射:①深脂肪层注射:一般注射在腹壁深脂肪层,用浓的肝素溶液(100mg/dml),剂量每次按公斤体重1~1.5mg计算.每隔8~12小时注射1次;②肌肉注射:肝素剂量每次50mg,每隔6小时注射1次;③静脉注射:连续静脉滴注法和间歇静脉注射法,可每次注射50mg,每4~6小时1次.
肝素应用时,需测定凝血时间调节肝素剂量.一般用试管法测定,在间隔注射前1小时测定,以调节下次的注射剂量,凝血时间(试管法)正常值为4~12分钟.在进行肝素疗法期间,要求凝血时间维持在15~20分钟.如凝血时间为20~25分钟,肝素剂量减半;凝血时间超过25分钟,暂停注射1次.4~6小时后再次测定,以决定肝素用量.肝素疗程一般为4~5天,然后应用口服抗凝药物,如香豆素类药物.
肝素一般很少有过敏反应.用量过多,可引起出血,如血尿,创口出血或内脏出血等.一旦发生,可用硫酸鱼精蛋白拮抗,剂量按1~1.5mg对抗肝素1mg.它具有完全的拮抗作用,可每隔4小时注射1次直到出血停止.必要时可输新鲜血.
病情分析:
超声多普勒,放射性核素静脉造影可助诊断.血栓形成早期易于脱落,可造成大片肺梗塞,常是猝死原因之一.
指导意见:
静脉血栓急性期,即血栓发生一个月内,应用抗凝溶栓治疗,效果很好,但是纯西医治疗随时有血栓脱落可能,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一个月后血栓进入亚急性期,单纯使用西药抗凝溶栓治疗没有意义.治疗慢性静脉血栓,除了常规静脉应用抗凝溶栓药物之外,还应采用中西医结合配合血管内灌注治疗,对陈旧性血栓仍然有效.
生活护理:
1,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颜色的变化: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置.
2,抬高患肢:.卧床休息,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浅静脉内压力,使疼痛减轻.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3,避免碰撞伤肢:在护理过程中嘱患者注意安全,严防再次碰撞伤.
4,加强静脉血管的保护:急性期患者需大量静注扩血管,抗凝及溶栓药物,发热患者需输注抗生素.为保护静脉血管,每日热敷穿刺处2次,预防浅静脉炎的发生.
5,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栓塞.临床护理时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等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外,还应及时将情况通知医生.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