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浮肿,尿蛋白3个+
2010年2月6日眼睑浮肿,以为睡眠不好,9号发觉下肢浮肿检查被医生诊断入院,到2月13号出院继续药物治疗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浮肿消掉了检查结果医生说要存档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看到激素的副作用,能不能有其它比较好点的药物来代替
肾病综合征在青少年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微小病变,对激素反应较好,无需应用其他药物治疗,其他的可以用来治疗的药物包括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环孢素等,副作用多较大。
病情分析:
您好,现在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一般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指导意见:
激素治疗的副作用有骨质疏松和库兴综合征等,停药后可以恢复的.肾科的治疗基本都是激素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冲击疗法.希望我的解答能解决你的疑问.
病情分析:
激素是有副作用,但是这个病的主要治疗药物就是激素.
指导意见:
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选择利大于弊的治疗剂量给你调整药物剂量的.
以上是对“单纯性肾病综合征”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肾病综合征治疗常用泼尼松,根据疾病的类型,患儿对泼尼松的反应等,分别采用8周短疗程,4-6个月的中疗程及9~12个月长疗程.短疗程用于初治的单纯性肾病,中,长疗程用于复治的,多复发的单纯性肾病或肾炎性肾病.
指导意见:
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太大的病例可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常用的有长春新碱,雷公藤多甙,环磷酸胺,硫鸟瞟吟;环孢霉素A等.
病情分析:
肾病综合征需要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 激素的制剂有短效(半衰期6~12小时):氢化泼尼松(20mg);中效(12~36小时):泼尼松(5mg),泼尼松龙(5mg),甲泼尼松龙(4mg),氟羟泼尼松龙(4mg);长效(48~72小时):地塞米松(0.75mg),倍他米松(0.60mg).
指导意见:
2.细胞毒性药物 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型或反复发作型,因不能耐受激素的副作用而难以继续用药的肾病综合征可以试用细胞毒药物治疗.3.环孢霉素A(CyA) CyA是一种有效的细胞免疫抑制剂.4.中医中药综合治疗 由于某些肾病综合征对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不佳,持续地从尿中丢失大量蛋白.对于这些病人除对症治疗外,可试用中药治疗.方药可用真武汤,济生肾气丸加减.
饮食疗法:每日蛋白摄入量为1g/kg,再加上每日尿内丢失的蛋白质量,每摄入1g蛋白质,必须同时摄入非蛋白热卡138kJ(33kcal).供给的蛋白质应为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和鱼,肉类.
病情分析:浮肿,尿蛋白3+指导意见: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首选激素类.不管是激素类还是非激素类,任何药物都有其副作用,但要考虑其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祝您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肾病综合症以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超过3.5克),血清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以水肿为特点的临床综合症
指导意见:
环孢素A:适用于激素敏感但出现严重副作用而不能耐受糖皮质激素的病例,激素耐药者.肾病综合征时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卧床可增加肾血流量,有利于利尿,并减少对外界接触以防交叉感染.
以上是对“单纯性肾病综合征”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您好,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是自身免疫病,激素虽然副作用大,但是对降低免疫力有重要作用.对疾病的治疗是利大于弊的.
指导意见:
激素有很多副作用,如果是一般的小病如感冒发烧之类的,是不推荐用药的,但是作为重大疾病,激素在降低免疫力方面有奇效,对疾病的治愈是利大于弊的,这点您要看长远些.治病第一位.
祝早日康复,新年快乐
病情分析:
肾病综合症治疗主要是.一 一般治疗:有严重浮肿及低蛋白血症者应卧床休息 低盐饮食 控制入水量;并给予高蛋白饮食.二 利尿消肿:一般情况下 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1周后 尿量会迅速增加 可不用利尿剂 对激素效应差 浮肿不能消退或尿量减少者 可给双氢克尿塞.加安体舒通;或加氨苯喋啶.效果不显时改用速尿或利尿酸钠同时加用保钾利尿药 用量可先用常规量开始 对顽固性肾性水肿 用多巴胺.酚妥拉明.加于.葡萄糖溶液中 或低分子右旋糖酐 静滴 配合速尿静注.常可获得良好效果 三 皮质激素:常用激素有强的松 强的松龙 氟氢强的松龙 地塞米松等 剂量由小到大 用量 疗程和停药指征颇不一致 Ⅰ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有一部分可获自然缓解;而Ⅱ型疗效往往不理想 长疗程激素治疗 要注意激素的副作用 间歇疗法副作用较小 可作长期维持治疗 应用激素治疗时发生感染机会较多 应适当地加强抗感染治疗 四:联合疗法:对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 目前多采用联合疗法 即肾上腺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肝素 潘生丁四联疗法 亦可试用环孢霉素A.对消除蛋白尿有良好效果
请不要担心.一般情况下如果对激素敏感是可以康复的.详细治疗过程还是要住院治疗.
指导意见:
这病相对来说是比较严重的了,治疗不及时严重威胁生命的.副作用虽然有.但是也要考虑它的价值,除了激素没有多好的药物,这是最佳治疗方法了,没有完美的药,也没有完美的治疗方法.
温馨提示:
本病发病和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预防要从自身健康着手。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