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心律失常 最高心跳每分钟130
没有固定时间 喝酒后最严重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没有治疗过 吃过盐酸普罗帕酮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如何治疗 如何保养
病情分析:
心律失常性质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但相当一部分病人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详细追问发作时心率,节律(规则与否,漏搏感等),发作起止与持续时间.发作时有无低血压,昏厥或近乎昏厥,抽搐,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表现,以及既往发作的诱因,频率和治疗经过,有助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
发作时体检应着重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及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状态的影响.听诊心音了解心室搏动率的快,慢和规则与否,结合颈静脉搏动所反映的心房活动情况,有助于作出心律失常的初步鉴别诊断.心率缓慢(<60次/min)而规则的以窦性心动过缓,2∶1或3∶1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阻滞,房室交接处心律为多见.心率快速(>100次/min)而规则的常为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传导,或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较少超过160次/min,心房扑动伴2∶1房室传导时心室率常固定在150次/min左右.不规则的心律中以过早搏动为最常见,快而不规则者以心房颤动或扑动,房性心动过速伴不规则房室传导阻滞为多;慢而不规则者以心房颤动(洋地黄治疗后),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合并不规则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为多见.心律规则而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大炮音),尤其是伴颈静脉搏动间断不规则增强(大炮波)的,提示房室分离,多见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室性心动过速.
颈动脉窦按摩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有助于鉴别诊断心律失常的性质.为避免发生低血压,心脏停搏等意外,应使患者在平卧位有心电图监测下进行,老年人慎用,有脑血管病变者禁用.每次按摩一侧颈动脉窦,一次按摩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可使心房扑动的室率成倍下降,还可使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转为窦性心律.
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应包括较长的Ⅱ或V1导联记录.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RR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房室独立活动时,找出P波与QRS波群的起源(选择Ⅱ,aVF,aVR,V1和V5,V6导联).P波不明显时,可试加大电压或加快纸速,作P波较明显的导联的长记录.必要时还可以用食管导联或右房内电图显示P波.经上述方法有意识地在QRS,ST和T波中寻找但仍未见P波时,考虑有心房颤动,扑动,房室交接处心律或心房停顿等可能.通过逐个分析提早或延迟心搏的性质和来源,最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
发作间歇期体检应着重于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显影,心血管造影等无创和有创性检查有助于确诊或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指导意见:
心律失常的治疗应包括发作时治疗与预防发作.除病因治疗外,尚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
病因治疗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态狭窄,泵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它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
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或碱化剂(克分子乳酸钠或碳酸氢钠).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新斯的明,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有50种以上,常按药物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来分类(Vaugham Williams法).
1.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称膜抑制剂.有膜稳定作用,能阻滞钠通道.抑制0相去极化速率,并延缓复极过程.又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三组.Ⅰa组对0相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均强.Ⅰb组对0相去极化及复极的抑制作用均弱;Ⅰc组明显抑制0相去极化,对复极的抑制作用较弱.
2.第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间接作用为β-受体阻断作用,而直接作用系细胞膜效应.具有与第一类药物相似的作用机理.这类药物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心得平,心得舒,心得静.
3.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系指延长动作电位间期药物,可能系通过肾上腺素能效应而起作用.具有延长动作电位间期和有效不应期的作用.其药物有:溴苄铵,乙胺碘呋酮.
4.第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系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而对慢反应心肌电活动超抑制作用.其药物有:异搏定,硫氮艹卓酮,心可定等.
5.第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洋地黄类药物,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而起作用的.其代表药物有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地高辛等.
除以上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有司巴丁,卡泊酸,门冬氨酸钾镁,阿马灵,安地唑啉,常咯啉,醋丁酰心安,心得宁等.
非药物治疗包括机械方法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电消融,射频消融和冷冻或激光消融以及手术治疗.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摒住气等.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以低能量电流按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维持心脏活动;亦用于治疗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通过程序控制的单个或连续快速电刺激中止折返形成.直流电复律和电除颤分别用于终止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和心室颤动,用高压直流电短暂经胸壁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心脏,使正常和异常起搏点同时除极,恢复窦房结的最高起搏点.为了保证安全,利用患者心电图上的R波触发放电,避免易惹期除极发生心室颤动的可能,称为同步直流电复律,适用于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治疗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时则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电除颤和电复律疗效迅速,可靠而安全,是快速终止上述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并无预防发作的作用.
晚近对严重而顽固的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如反复发作的持续室性心动过速伴显著循环障碍,心源性猝死复苏存活者或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室率极快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主张经临床电生理测试程序刺激诱发心律失常后,静脉内或口服抗心律失常药,根据药物抑制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判断其疗效而制定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无效者,结合临床电生理对心律失常折返途径的定位,考虑经静脉导管电灼,射频,冷冻,激光或选择性酒精注入折返径路所在区心肌的冠脉供血分支或手术等切断折返途径的治疗.
温馨提示:
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必须先开放气道,解开衣领头向后倾,拳击心前区2~3次,观察心跳是否恢复,若未恢复可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行人工呼吸。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