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缺氧的同时往往还伴有体内二氧化碳潴留,体内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使呼吸中枢麻醉,此时缺氧成为对呼吸中枢的唯一刺激。假若提高吸入气体氧的浓度,使血氧分压上升,将会抑制呼吸中枢,甚至出现呼吸停止。而采用低流量吸氧,即每分钟氧流量为1~2升,将动脉血氧分压维持在8千帕左右,这样既可保证机体组织的用氧需要,又不致抑制呼吸中枢。值得注意的是,间断用氧非但不能改善缺氧,反而会使缺氧加重,因为肺泡内氧、二氧化碳、氮和水蒸气压力之和为1个大气压,氮和水蒸气压力较为恒定。间歇给氧时,在停止吸氧阶段,大量二氧化碳排入肺泡,可使血氧分压迅速下降,所以吸氧一定要持续。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常为慢性支气管炎病发肺气肿,早期病变局限于细小气道,仅闭合容积增大,反映肺组织弹性阻力及小气道阻力的动态肺顺应性降低。病变累及大气道障碍,最大通气量降低。随着病情的发展,肺泡及毛细血管大量丧失,弥散面积减少,产生通气与血液比例失调,导致换气功能发生障碍。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可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出现呼吸功能衰竭。所以需要低气流氧呼吸而使通气量与血流比例适当,有利于机体的换气。谢谢您的支持。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