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是肠壁长出的良性肿瘤,大小、形状不一。从医学上讲,这种息肉可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种。一般来说,非肿瘤性息肉不会发生癌变,但有些肿瘤性肠息肉却有癌变的可能,患者必须引起重视。
指导意见:
一、瘤型息肉:这是肠息肉中最常见的一种癌前病变,往往伴有上皮异常增生,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
二、家族性息肉病:此类属少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好发于20—30岁的年轻人。有的患者在肠黏膜上可出现100个以上腺瘤性息肉,有高度肠癌倾向,这类息肉的癌变率为34.6%—82.8%。一旦确诊,需把结肠全切除,以免发生癌变。
三、幼年性息肉病:该病患者发生胃癌、肠癌的危险性较高,有时还伴有结构不良,癌变倾向明显。
虽然肠息肉大都不会发生癌变,但并不是说肠息肉对患者没有任何危害。实际上,肠息肉不及时治疗,对人体危害很大。
病情分析:
增生型
增生型(化生型):增生型息肉往往较小且无症状,约占全部息肉的1/5
炎症型
炎症型:炎症型息肉常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胃炎,慢性炎症转化。
肿瘤型(腺瘤型)
1. 腺瘤型息肉的流行病学与癌相似。
2. 腺瘤息肉在结肠的解 剖 分布相同。
3. 在小的癌瘤中相当普遍的观察到残留的腺瘤息肉组织。
4. 随着腺瘤息肉增大,结肠癌的发病率增加。
5. 在家族性息肉病及给予致癌剂的实验动物中,观察到腺瘤息肉易转变成癌。
6. 在有腺瘤息肉病史的患者中,患结肠癌的危险性增加。
7. 从诊断为腺瘤息肉到发展为癌约有5-10年时间。癌变时间随发病时间、免疫力、息肉大小、有无其它诱发性疾病决定。
其癌变率的高低依次为
乳头状腺瘤息肉、绒毛状腺瘤息肉、管状绒毛状腺瘤息肉。癌变率与息肉体积大小也有关,<1cm者为7.5%,1~2cm为10%,>2cm为50%
指导意见:
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是肿瘤性息肉(又称大肠腺瘤)。统计表明,80%的大肠癌都是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的。而大肠息肉和大肠腺瘤是两个并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息肉≠腺瘤,大肠息肉是指自黏膜表面突向肠腔的隆起性病变,可以带蒂或不带蒂。在大肠息肉中,有些是肿瘤性息肉,有些是非肿瘤性息肉。其中,肿瘤性息肉占70%-80%,与大肠癌关系密切,而非肿瘤性息肉,如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它们的发生、发展与大肠癌关系不大。
病情分析:
息肉癌变理论历来有两种学说是成瘤学说即认为各种致癌因素首先肠内形成腺癌息肉此基础上再癌变已被公认二是新生癌学说即认为不经腺瘤过程而致癌因素作用下由正常粘膜直接癌变
指导意见:
普遍认为随着腺瘤息肉体积长大其癌变率也随之增加总癌变率为10~20%。广基 息肉比有蒂息肉易癌变;生长高位息肉要比直肠内息肉易恶变从病理组织学分析管状腺瘤癌变率较低占5%混合型腺瘤癌变率为20%而绒毛状腺瘤癌变率可达50%以上无蒂息肉癌变潜力明显大有蒂息肉故息肉经发现即是小腺瘤也应及时切除目前由微小腺瘤发现小腺瘤癌变率亦高达7.3%是成瘤学说影响下提出来
以上是对“肠吸肉的癌变有多高”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