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用手能摸到
2010年3月发现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您好!打扰您了,望您在百忙中给诊断一下病情。我的病人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于2010年3月10日做彩超时做出右颈部可见多个低回声结节,较大者20.1×12.6毫米,CDFI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医生建议活检。我们在3月18日于赤峰市医院完成了活检,病理报告的结果如下:
肉眼检查:灰白色淋巴结样物4枚,大小0.9×0.5×0.2CM-大小1.8×1.7×0.6CM,大者抛开,切面灰白、实质、均质。
病理诊断:(右颈部)淋巴结正常组织结构消失,残存淋巴滤泡,小片状坏死,可见不典型陷窝细胞,不排除何杰金氏病之前驱改变,请密切随诊。免疫组化:CD3(+)、CD20(+)。
我又于3月25日拿蜡块在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肿瘤医院复检,病理会诊报告单如下:
病理诊断:淋巴组织呈增生性改变伴血管增生、变性,目前未见肯定的淋巴瘤证据。请结合临床,密切观察,必要时重取活检,
IHC:CD20、CD3、CD79α、LCA PAX-5、MUM-1
提示T、B淋巴细胞均有增生。
CD30 个别大细胞+ CD15 - EBER -
后于北京大学病理学系 第三医院病理科高子芬教授会诊,如下:
描写:淋巴结生发中心残存,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弥漫增生,散在个别体积较大的细胞,以单核为主,部分细胞有核仁,细胞有凋亡,无明显RS细胞,高度怀疑为HL。原单位免疫组化:CD3(+),CD20(+).
特殊检查:PAX-5 灶性+ Bob1 -
CD30 散在+ EBER -
CD68 散在+
Ki67 40﹪+
CD15 -
OCT2 -
诊断:
(右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注:本例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均支持该诊断。EB病毒检测阴性。
2010年4月6日,病人觉得不舒服又做了彩超检查,这回检查的是乳腺。
超声描述如下:双乳腺体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匀,未见占位性病变。
双腋下均见数个低回声结节,右腋下较大约0.6×0.4CM,左腋下较大约1.4×0.5CM,形态不规整。
双颈部均见数个低回声结节,左测较大约1.2×0.7CM,右侧较大约1.8×0.5CM。
诊断意见: 双乳腺增生
双颈部、双腋下低回声结节—淋巴结。
2010年CT诊断报告单
肺窗:左肺舌叶、右肺中叶及双肺叶见多发条片高密度影,部分病灶模糊,局部胸膜略增厚。
纵隔窗:胸廓形态及密度未见异常。双肺门未见增大,纵隔内未见增大淋巴结影。心脏形态未见增大。
印象诊断: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
双肺炎,部分病灶为陈旧病灶。
病人病例:女 45岁 有高血压病 在春节前后连续感冒发烧达38.6度。说话比较多。从去年开始体重下降,掉头发较多。去医院问医生,医生说不用用药,提高免疫力就行,可自己觉得淋巴结有增大的趋势。心情很不好。不知道咋办,难道就任其发展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应怎样治疗
你好,根据您的叙述。初步考虑为,身体发生感染之后引起的全身浅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此种淋巴结增生消退的比较慢。建议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自身免疫力。淋巴结就会逐渐缩小。
病情分析:
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是世界范围内的难点。
指导意见:
鉴于您的病理报告多次都不一样,建议您还是要会诊的。淋巴结病理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推荐您带病理切片及蜡块到武警总医院找纪小龙或在北京找周晓鸽教授会诊,这两位是目前国内诊断淋巴瘤方面比较权威的。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