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专家你好!
3年前我胃部不适,去医院查出胃溃疡,浅表性胃炎。经过治疗,现已好了。我老婆担心被传染,前几天和我一块去医院抽血化验,我的幽门螺杆菌呈阴性。我老婆的化验却呈阳性(此前她并没有胃部不适)她是否被我传染上了幽门螺杆菌?让我更担心的是我那可爱的4岁的儿子。我想问问专家,我儿子会不会有事?我们该怎么做?恳请专家解答。最好用文字答复!万分感谢!!!
你好!这是新浪网亲子乐园的一篇文章,写得很好,特介绍给你看看!我要说明的是,即使孩子有幽门螺杆菌,只要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也是不会发病的,所以不要过于担心!饮食绝对的隔离等一般没有必要的!胃病的元凶——幽门螺杆菌2003年7月23日10:50《为了孩子》宝宝不爱吃饭、宝宝面黄肌瘦、宝宝常常呕吐,宝宝苦恼、妈妈烦恼。宝宝究竟怎么了?不少妈妈以为宝宝厌食、胃口不好,却没有想到宝宝可能得了胃病!本期我们请著名小儿胃病专家康宏庄教授谈谈——胃病的元凶——幽门螺杆菌江苏无锡丁琳问:宝宝1岁多了,不爱吃饭,经常呕吐,同事说是他的贲门还没长好,长大就会好的,是这样的吗?——出生不久的宝宝经常呕吐,往往是由于贲门上面食道下端的压力未发育完善,出现生理性呕吐,在宝宝6个月时这种现象达到高峰。通常宝宝到了10个月这种情况会得到逐步改善,而1岁时应基本好转。如果1岁多的宝宝(婴儿也会发病)仍频繁呕吐,而且食欲不良、人消瘦,在排除了发热、饮食不当、生理性呕吐后,应带宝宝去医院作相关检查,是否幽门螺杆菌在作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得了胃病。上海卢湾王珏问:前一阵丈夫查出得了萎缩性胃炎,胃内有幽门螺杆菌,医生说要替孩子也查查,因为幽门螺杆菌会传染的,请问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孩子只有2岁也会被传染吗?——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居住在胃黏膜下的细菌,有鞭毛、能分泌大量尿素酶(分解产生氨),因此能长期生存在人的胃中并能分泌许多毒素,对人的胃黏膜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引起细胞变形,而且如果周围环境不利其生长,它能变形以保存实力。由于很多药物不能在胃酸中起作用,因此幽门螺杆菌可终生躲在胃中,逐渐破坏胃黏膜,导致胃萎缩甚至恶性病变,给病人的一生带来痛苦。可见,幽门螺杆菌的危害是很大的。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粪便等途径传染。父母双方是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其子女的患病率为61.8%,父母一方是阳性的,子女阳性率为38.9%,阴性率为16.4%。并且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10岁以下儿童的以每年3~10%的感染速度上升,感染率高达40%~50%,10~50岁的感染率为0.5~1%,50岁以后不会再被感染。因此,绝大多数成人幽门螺杆菌的患者都是在儿时被感染上的。父母用自己的筷子夹菜给孩子吃、亲宝宝、用嘴试食物的冷热等都易使小宝宝被感染。安徽芜湖张庆华问:在杂志上看到有吹气试验给宝宝查幽门螺杆菌,请问,这种方法可靠吗?——虽然做胃镜是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最佳方式,但由于宝宝年龄小不能配合,同时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创伤,目前有几种非侵入性的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方法:1、血清学以致用检查,①查幽门螺杆菌抗体IgG,只是作为筛查,如是阳性,可知曾经感染过,不能确诊现在是否患病;阴性则是感染的早期或没被感染。②免疫印迹试验,测定幽门螺杆菌的菌株类型,可分析出是否有毒力菌株,这是目前非侵入性血清学方法的金标准,对治疗很有帮助。2、尿素呼气试验,只要会吹泡泡的宝宝就可以做,但在做此项试验前,必须有4~6星期不可服用抗菌素,由于小年龄宝宝较常生病而服用抗菌素,停用抗菌素一个多月才可检查,会耽误病情的诊断。3、粪便抗原检测,检查前4周不可用抗菌素。上海徐汇区曹清芸问:不久前,宝宝被查出胃内有幽门螺杆菌,我们很担心,请问,这个病能治好吗?——首先要知道宝宝检查出的幽门螺杆菌是毒力菌还是非毒力菌。若是毒力菌,应实施短程三联疗法:1、以铋剂为主+2个抗菌素,2、质子泵抑制剂为主+2个抗菌素。如是非毒力菌,且没有明显症状,可不必用抗菌素治疗,只要对症处理,有呕吐的可服用吗丁啉,同时可用中成药、思密达等保护胃黏膜,注意合理饮食。在给宝宝积极治疗的同时,做好预防工作,宝宝的病是能被根治的:1、切断病源,宝宝治疗时,家庭中的成人也要同时治疗,以免宝宝再度感染;2、注意饮食,营养丰富,食物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忌生冷辣酸、油炸刺激的食物;3、避免饥饿、受冷、精神紧张;4、防止病从口入,小宝宝应养成不吃手、不咬被子、毛巾、不吃不洁食物的习惯;杜绝成人咀嚼后喂食、自己筷子搛食的不良习惯;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3岁前的宝宝每天早晚用清水刷牙(3岁后可用牙膏);4、坚持每天排便;5、家庭宜采用公筷制,食具消毒,避免接触感染;6、呕吐物、粪便应及时清理、手和器具应消毒。专家小档案:康宏庄,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消化学组副组长。伊言(执笔)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