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一般对于苦参素的作用有:首先,苦参素的分布更集中于肝脏,血药浓度比苦参碱高。这是因为苦参素的氧结构改变了分子的极性,药代动力学也随之改变。苦参素进入人体后主要分布于肝脏组织中,血液浓度相对较高,血液中消除半衰期在0.5小时左右。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在临床可达到预期的有效血液浓度。 其二,苦参素更具靶向性及保护肝细胞的作用。苦参素进入肝细胞时,因其氧离子结构能被肝炎病毒损伤的肝细胞膜和膜电位特异性结合,同时借助于氧离子键断裂释放的能量进入肝细胞内,此过程不增加肝脏负担,同时在通过肝细胞膜的过程中能够使磷脂恢复序贯排列,从而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因而更具靶向性及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第三,苦参素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苦参素进入受病毒侵染的肝细胞后,能够迅速封闭乙肝病毒DNA的遗传信息,暴露的离子键激活核酸内切酶杀灭病毒DNA的复制模板,同时苦参素能够改变肝细胞浆的生化特性,使潜伏期的病毒失去必需的生存环境而死亡,不会造成病毒变异。因此,苦参素更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具有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的特点。这也是苦参素治疗乙肝较苦参碱更具优势的根本原因。 第四,苦参素较苦参碱更安全。苦参碱小鼠肌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LDso)为74.15+6.14毫克/千克,苦参素小鼠LDso为256.74+57.36毫克/千克,表明苦参素较苦参碱更安全。 第五,苦参碱无升高白细胞的药理作用,而苦参素有明显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第六、苦参碱和苦参素对小鼠进行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和苦参素对肉瘤一180均有明显抑制活性,以苦参素的作用更为明显。第七,苦参素是一种双向免疫调节剂。在低浓度时可刺激淋巴细胞增殖,高浓度时则抑制之。苦参碱不明显。 第八,苦参素与苦参碱剂型比较可以看出,苦参素注射液直接注入人体组织血管内,吸收快,作用迅速;静滴时药液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需经过吸收阶段,在短时间内可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剂量准确。苦参素皎囊(片)口服时,药物经胃肠道时可受到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使剂量不够准确,血药浓度较低,直接影响疗效。故如果需要苦参素的高血药浓度,必须使用注射剂,以迅速达到抗病毒的作用。苦参碱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150毫克,而苦参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600毫克,是苦参碱注射液用量的4倍。苦参素冻干粉针是直接由原料精制成无菌粉末,属于无菌粉末型粉针;而苦参素注射液属苦参素的水针剂,在临床上使用更简洁、更方便。对于大三阳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具体对症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