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rqchentj] 突发性耳聋的家庭护理 2005-8-17 18:46:16
57岁。女,发病2天就诊,现每天输液[前列地尔和络泰针>,肌肉注射B1,B12,口服西比灵和乘晕宁。请问专家饮食起居等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先谢了!
提问者:rqchentj 浏览次数:1 回答次数:1
--------------------------------------------------------------------------------
您好, 突发性耳聋为耳鼻咽喉科急重症之一,目前尚无一种公认的特效药物。然而本病的预后比其它感音神经性耳聋好,一般估计不经治疗亦有半数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听力恢复。但是,积极治疗,显然优于消极观望,治疗越早,预后越好。发病一周即开始治疗者,8%以上患者病情可获痊愈,或部分恢复;病程超过一月者,也不应放弃治疗,因病变可能仍在恢复过程中。治疗期间应定期作测听试验,若听力不断改善者,治疗不宜中断,多次复查不变者才考虑停止治疗。
护理注意
1.预防耳外伤和感染。
2.慎用链霉素,卡那霉素等以防中毒。
3.如患有听神经瘤、梅毒等病时,应及时治疗。
4.情绪要稳定,防感冒和疲劳过度。
放心120五官科专家 [2005-8-17 20:17:44] 专家回答
免费专家咨询热线:800-8109-120+密码
谢谢专家回复!但有一事不解:您转帖的8%的治愈率是否有误?!是不是80%?我第2个帖子问的也是这个问题,但您没答复。
您好,应该是80%。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性聋。由于发病原因不明确,故治疗方面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目前,大多学者和临床上较为认可的治疗方法如下:(1)扩张血管,以增加内耳血运:①山莨菪碱5mg,每日2次,肌注,或10~15mg,每日3次,口服。②倍他啶片8mg,每日3次,口服。(2)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可用10%低分子右旋糖酐10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使用10天。(3)促进局部代谢:使用氧化酶和辅酶剂,促使病变组织的代谢恢复正常。①三磷酸腺苷40m g,每日3次,口服;或三磷酸腺苷4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②辅酶A 100单位,每日1 次,静脉滴注。③B族维生素类:维生素B1 20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6 20mg,每日 3次,口服;复合维生素B,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此类药物应继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之后或与之同时使用,用三磷酸腺苷类药物尤应遵循这一原则。B族维生素可配合其他药物一并应用,不受时间限制。(4)类固醇激素:①地塞米松针剂,每次20mg加入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②强的松5mg,每日3次,口服;一周后逐渐减量。(5)泛影葡胺:用76%的泛影葡胺造影剂,静脉注射,每日1次。首次1ml,若24h内无头痛、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以后每日10ml,直至症状消失为止。(6)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之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日。(7)高压氧吸入:用5%~10%二氧化碳混入90%~95%氧气中,吸入30分钟,每日1次,可改善大脑及耳内血管的血流量,有利于耳蜗螺旋器功能的恢复。 中医认为突发性耳聋属“耳鸣耳聋”的范畴,其病机多为肝、脾、肾气血亏虚,肾精不足或肝火上扰,痰火与气血瘀阻耳窍所致。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内容为: 温邪伤络型:耳聋耳鸣多因触冒风温毒邪(如患流行性腮腺炎、耳带状疱疹、流行性感冒等)之后而发,可伴鼻塞、咳嗽、咽痛,或眩晕、恶心、呕吐,或两腮肿痛、面瘫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治宜疏风清热,通络开窍。方用通络聪耳散(经验方):柴胡10g,香附15g,川芎10 g,辛夷12g,蔓荆子15g,金银花15g,板蓝根20g,通草15g,全虫10g,僵蚕10g,葛根15g ,生甘草3g,石菖蒲15g。咳嗽者加桔梗10g,杏仁15g;咽痛者加牛蒡子10g,连翘15g;眩晕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各15g;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5g,竹茹15g;面瘫者加白附子10g。水煎内服。 肝火上扰型:耳聋突然发生,多因郁怒而发或加重,耳鸣声宏而粗,如风雷、如潮声或兼有耳闷闭塞感,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躁易怒,溺赤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宜清肝泻火,开郁通窍。方药用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12g,栀子12g,黄芩15g,当归15g,柴胡10g,生地15g,木通15g,泽泻15g,车前子15g(另包),郁金12g,石菖蒲12g,甘草6g。咽干者加玄参12g,麦冬15g;便秘者加生大黄10g(后下)。 痰火郁结型:耳鸣耳聋暴发,常因饮酒或过食厚味而发或加重,听音模糊,甚则闭塞无闻,耳鸣声如机器轰鸣,持续不减,并见头昏重,胸闷腹胀,咳嗽痰黄,时有恶心,呕吐痰涎;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火化痰,开郁通窍。方用涤痰汤减人参:半夏12g,橘红15g,茯苓15g,枳实12g,竹茹12g,胆南星6g,石菖蒲15g,郁金15g,生姜3片。方中若加入丝瓜络、路路通各15g,效果更佳。水煎内服。 气血瘀阻型:耳鸣耳聋突然发生,头痛眩晕,耳周有麻木感,耳内有闭塞感;舌质有瘀点或紫暗,脉涩。治宜活血化瘀,通络开窍。方药用通窍活血汤加味:桃仁15g,川芎15g,木通10g,赤芍15g,红花6g,麝香0。5g(冲服),丹参30g,葛根15g,全虫10g,石菖蒲15g,生甘草3g,路路通15g。水煎内服。 肾元亏损型:耳聋由轻趋重,耳鸣鸣声尖细,或如蝉鸣,夜间益著,多兼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治宜补肾益精,止鸣聪耳。方药用耳聋左慈丸加味:熟地黄25g,怀山药10g,山萸肉10 g ,丹皮15g,泽泻15g,茯苓15g,五味子20g,磁石20g,石菖蒲15g,炒枣仁20g,煅龙骨15g ,煅牡蛎15g。水煎内服。 气血虚弱型:突发耳聋,多由劳累或忧思多虑而生,耳鸣鸣声尖细,头内或耳内有空虚感,头目眩晕较重,伴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腹胀,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细无力。治宜补中益气,升清通窍。方药用益气聪明汤加味:黄芪30g,党参15g,蔓荆子15g,升麻6g,葛根15g,白芍15g,黄柏6g,石菖蒲15g,黄精20g,丹参20g,炒枣仁30g,当归15g,茯神15g,磁石20g。便溏者加苍术、白术各15g,砂仁10g;心悸怔忡者加五味子30g,煅龙骨30g。以上各证型均可配合针刺疗法:取风池、风府、耳门、合谷等穴,强刺激,每次行针20分钟,泻法。
温馨提示:
本病无预防性疫苗,最好的预防就是注意性卫生,洁身自好。接吻,共用餐具都可感染疾病,在生活中要加强预防。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