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的辨证主要依据病情的缓急,出血量的多少、色泽的红淡以及全身其他症状。治疗上,宜急则治其标,先用外治法止其血,再辨证求因,配合内治法。1.肺经热盛主证鼻中出血,点滴而出,色鲜红,量不甚多,鼻腔干燥焮热感,兼有咳嗽痰少,口干身热,舌尖边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或数。证候分析:邪热灼伤鼻窍脉络,则鼻衄;气热则血热,故血色鲜红;热邪在表,故出血量不甚多,点滴而出;热邪犯肺,伤及肺津,故鼻腔干燥,口干,咳嗽痰少;舌尖边红,脉数为肺脏有热;邪热在表,故脉浮。治疗宜疏风清热,凉血止血,选用桑菊饮加丹皮、白茅根、山栀炭等。方中以桑菊饮清热宣肺,丹皮、白茅根、山栀炭凉血止血。2.胃热炽盛主证鼻中出血,量多,血色鲜红或深红,鼻内干燥,口干、口臭,烦渴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干,脉洪大而数。证候分析:胃之经脉上循于鼻,胃热炽盛,火热内燔,迫血外溢,故鼻衄,因阳明之火最盛,故血量多,色鲜红或深红。热烁胃阴,故口干口臭,烦渴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苔黄厚而干。热盛于里,故舌红,脉洪大而数。治疗宜清泄胃火,凉血止血,选用犀角地黄汤加石膏、知母,大便燥结者加大黄、瓜蒌仁以通腑泄热。3.肝火上逆主证鼻衄量多,血色深红,头痛头晕,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证候分析:肝藏血,肝火上逆,火邪迫血外溢,故见鼻衄量多,色深红。肝火炎上,扰于清窍,故见头痛、头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肝气郁结,气机不舒,故胸胁苦满,急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热之象。治疗宜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选用龙胆泻肝汤加羚羊角、玫瑰花。可酌情加犀角、生石膏、黄连、竹茹、青蒿等以清泻上炎之火。4.肝肾阴虚主证鼻衄色红,时作时止,量不多,口干少津,头晕眼花,耳鸣,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舌质嫩红或绛而少津,舌苔少,脉细数。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