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尖瓣狭窄风湿性心瓣膜病系由于反复风湿性心脏炎发作,发生心瓣膜及其附属结构(腱索、乳头肌)病变,导致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的瓣膜功能异常,产生血液动力学障碍,即为慢性风湿性瓣膜病,心瓣膜损害患者往往有反复风湿活动史,但近1/2病人无明确风湿热病史而出现心瓣膜病。本病为我国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多见于20-40岁成人。风湿性心瓣膜病以二类瓣最常见,其次为主动脉瓣,后者常与二尖瓣病损同时存在称联合瓣膜病。易侵犯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原因,可能与两者所承受压力负荷较大有关。什么原因引起二尖瓣狭窄风湿性心内膜炎反复发作致二尖瓣膜间发生融合粘连,瓣叶与腱索增厚,以致钙化缩短,瓣叶与腱索也可发生粘连,使瓣膜僵硬瓣口狭窄,按病变程度可分为隔膜型与漏斗型。一、隔膜型:主瓣体病变较轻,腱索病变不明显,瓣叶柔软,尚可自由活动,又可分为三个亚型。二、漏斗型:瓣膜有明显增厚和纤维化,甚至钙化,腱索与乳头肌相互粘连及缩短,瓣叶活动受限,使瓣膜呈漏斗状,瓣膜明显狭窄与关闭不全常同时存在。二尖瓣狭窄有什么症状(一)呼吸困难:主要由于肺淤血所致的肺顺应性减低和肺毛细血管壁增厚,使换气发生障碍所致。为二尖瓣狭窄最常见和最早的症状,开始时在活动后,因回心血量增加或心动过速,肺淤血加重,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产生端坐呼吸。(二)咳嗽:多在睡眠时或活动后加重,其原因是:①肺淤血加重,引起咳嗽反射。②支气管粘膜水肿和肺淤血易于并发呼吸道感染。③左心房过大压迫支气管。(三)咯血:①大咯血常为支气管粘膜下曲张的静脉破裂,多发生于妊娠或者体力活动后,见于严重二尖瓣狭窄的较早期,咯血后由于肺静脉压减低而自行停止,②血栓性静脉炎,房颤或血栓脱落所致肺梗塞。③肺动脉高压、肺淤血或支气管内膜血管破裂可反复痰中带血。(四)右心衰竭表现:为长期肺动脉高压的结果,右心衰竭引起体循环淤血,有肝肿大、下肢浮肿和尿少等。右心衰竭后呼吸困难常可减轻。二尖瓣狭窄需要做哪些检查一、X线:轻度狭窄者心影可正常。中度以上狭窄者,可见①左心房增大,肺动脉干突出。②右心室增大,与左心房增大呈双重影。③左前斜位可见食道后移有左心房压迹。④慢性肺静脉高压及肺淤血时,血管影明显,血流重新分布,肺上部血管影较下部多。二、心电图:窦性心律时,由于左房增大,P波增宽有切迹。肺动脉高压时有右心室肥厚,晚期常有心房颤动。三、超声心动图。四、心导管检查:右心导管检查可计算二尖瓣口面积,肺血管阻力及肺毛细血管嵌一顿压。如何治疗一、内科治疗。(一)积极预防及治疗风湿活动,并防治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心力衰竭。(二)二尖瓣狭窄出现心房颤动时,易于诱发心力衰竭,可先用洋地黄制剂控制心室率,必要时亦可用药物或电复律。(三)出现栓塞情况时,除一般治疗外,可用抗凝治疗或血栓溶解疗法。(四)出现心衰时,应用强心利尿剂,并加用血管扩张剂。若患者对毛地黄耐受量减低,并出现中毒症状,可能并存有潜在风湿活动。(五)经皮穿刺导管球囊扩张成形术,对于单纯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可用带球囊的右心导管经房间隔穿刺到达二尖瓣行瓣膜扩张成形术。二、外科治疗:手术的目地在于扩张瓣口,改善瓣膜功能。分离术适应症为:①二尖瓣病变为隔膜型,无明显二尖瓣关闭不全。②无风湿活动并存或风湿活动控制后6个月。③心功能Ⅱ-Ⅲ级。④年龄20-50岁。⑤有心房颤动及动脉栓塞但无新鲜血栓时均非禁忌。⑥合并妊娠后,若反复发生肺水肿,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在妊娠4-6月期间行紧急手术。置换术适应症为:①心功能Ⅲ级。②隔膜型二尖瓣狭窄伴有明显关闭不全;漏斗型二尖瓣狭窄;或者瓣膜及瓣膜下有严重粘连、钙化或缩短者。
温馨提示:
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