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儿科多动症 → 喜欢拿别人东西

喜欢拿别人东西

男 | 7岁 2010-10-27 16:55:36 2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在学校里喜欢动别人的东西和拿别人的东西,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是否是心理有关系

回复区

徐大卫
徐大卫 其他 帮助网友:840称赞:103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0-10-27 17:27:10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孩子拿别人东西与成年人的偷窃行为在性质上截然不同。由于受自身年龄条件的限制,孩子的主客体意识不够清晰,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好坏,在他们看来,拿别人东西并不算偷。所以家长切不可用成人的社会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去要求孩子、评价孩子。
      指导意见:
      先问清楚孩子这么做的原因,然后明确、严肃地告诉他,这个东西是别人的,要赶快拿去还给人家。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如果喜欢别人的东西,可以向他借,也可以请求父母买。家长这样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并给孩子作出明确指示,可以强化正确信息,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此外,家长还要注意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主客体意识。
      
      

于波医生
于波医生 医师 帮助网友:72称赞: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0-10-27 17:31:45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孩子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让不少家长很头疼,因为孩子还小,打也不是,骂也不是。相比成年人来说,孩子的占有欲和新奇感更强,当他们看到一样自己没有的新鲜事物时,哪怕是一块小石头、一张糖纸,他们都会马上想占有它。因其行为控制能力较弱,即便家长事先有所提醒,当时的占有欲还是会占上风,兴奋大于抑制,往往不经对方允许就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走。 此外,不良的家庭教育也是使孩子产生过失行为的重要原因。现在,家庭里都是独生子女居多,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条件也好转了,很多父母再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是溺爱的方式,他们基本上会无条件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不仅每天给孩子足够的零花钱,而且孩子喜欢什么,就给她买什么,有求必应,从而使孩子养成了自私和任性的个性,强调自我满足一旦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想尽办法得到,得不到就可能采取极端的手段,比如“偷”,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不会克制自己的不良心态。
      指导意见:
       不是心理问题。孩子拿别人东西与成年人的偷窃行为在性质上截然不同。由于受自身年龄条件的限制,孩子的主客体意识不够清晰,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好坏,在他们看来,“拿”别人东西并不算是“偷”。所以家长切不可用成人的社会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去要求孩子、评价孩子。
       若发现孩子有过失行为,当众斥责孩子是不明智的,最好不要大声呵斥、惩罚他们,更不要将他们的行为公之于众,不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正确的做法是问清原因,然后向孩子明确自己的态度,告诉孩子,这个东西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是不能乱拿的,要赶快拿去还给人家。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如果喜欢别人的东西,可以向他借,也可以请求父母买。家长这样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并给孩子作出明确指示,可以强化正确信息,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此外,家长还要注意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主客体意识。
      
      

快速问医生下载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保妇康栓

保妇康栓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说明书]

云南白药胶囊

云南白药胶囊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