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的孩子今年3岁,出生九月龄时,患有肾母细胞瘤,瘤体大,并作了切除手术。医生建议作化疗。因孩子太小没有作。手术后之现在已过去两年多,是否病已好了,有反复的可能吗?
:
您好,肾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腹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小儿腹部肿瘤中占首位。肿瘤主要发生在生后最初5年内,特别多见于2~4岁。左右侧发病数相近,3~10%为双侧性,或同时或相继发生。男女性别几无差别,但多数报告中男性略多于女性。个别病例发生于成人,近代称为肾母细胞,因从胚胎发生上由后肾发展而成,且肿瘤由极其类似肾母细胞的成份所组成。自化学疗法问世,尤其放线菌素D与长春新碱对本瘤特殊有效,加以采用综合治疗方案,使其预后明显改善,各期的2年生存率均可在80%以上,甚至达92%,是肿瘤治疗取得巨大成功的实践之一。: I期肿瘤限于肾内,完全切除。 肾被膜完整,术前术中肿瘤未破溃,切除边缘无肿瘤残存。 Ⅱ期肿瘤已扩散到肾外,完全切除。 有限局性肿瘤扩散,例如肿瘤已穿透肾被膜达周围软组织;肾外血管内有瘤栓或已被浸润;曾做过活体组织检查,或在术中曾有肿瘤溢出,但仅限于腰部;切除边缘无明显肿瘤残存。 Ⅲ期腹部有非血源性肿瘤残存。 1.肾门或主动脉旁淋巴结链经活体组织检查有肿瘤浸润。 2.术前或术中腹腔内有广泛肿瘤污染,肿瘤生长已穿透腹膜面。 3.腹膜面有肿瘤种植。 4.大体或镜下切除边缘有肿瘤残存。 5.由于浸润周围重要组织,肿瘤未能完全切除。 Ⅳ期血源性转移:如肺、肝、脑、骨。 Ⅴ期双侧肾母细胞瘤:按照上述分期,把双侧病变做不同分期。 【影响预后的因素】在合理的综合治疗情况下决定于:1.病理组织类型及分期:对预后好的组织结构在NWTS-2,2年存活率可达90%,对预后不好的组织结构只有54%。预后好的组织结构中65%病例是属I或Ⅱ期;而预后不好的组织结构中,50%病例是属Ⅲ或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存活率是54%,没有淋巴结转移的存活率可上升至82%。无论如何,Ⅳ期病例预后仍差,存活率仅53%。 用流式细胞光度计测肾母细胞瘤细胞DNA含量,Kaplan-Meler分析一组达到3年无瘤存活率者,细胞内DNA含量高的存活率低。近期分析一组既往未治疗的肾母细胞瘤,83例预后好的组织结构中只有3例DNA指数>1.5,而11例预后差的组织结构中10例DNA指数>1.5。未分化型肾母细胞瘤的细胞核型有很多的染色体易位及重新排列,说明基因的不稳定性。 :』 【治疗】肾母细胞瘤是应用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措施最早和最好的实体瘤之一,今分述如下: 1.手术 经腹腔手术,检查对侧肾和肝脏,如有可疑肿瘤,须取活体组织检查。有血运障碍的瘤组织较软而脆性大,易于破溃,操作应轻柔,以免肿瘤被挤破(术中肿瘤破溃、局部复发机会较未破溃多一倍)。NWTS提出切除肾蒂或主动脉、腔静脉旁淋巴结并不能改变预后,但仔细检查及选取淋巴结活检对肿瘤分期有用。如肾静脉内有瘤栓,须切开取出瘤栓,再结扎肾蒂,这并不意味着预后恶劣。在处理巨大肿瘤的肾蒂时须格外小心,以免误伤重要血管。如肿瘤侵及肠系膜根部、十二指肠、胰头部部位,若仍拟完整切除肿瘤,将冒极大危险,则应在可疑肿瘤残存部位放银夹标记,与估计肿瘤过大、不能切除的病例相同,先用放疗、化疗,3~6月后再做二次探查术。 2.放射治疗 肾母细胞瘤对放疗是很敏感的,近年因用化疗,在很多场合,可不用放疗。NWTS-3对肾母细胞瘤高危患者的放疗量: 年龄(月) 放疗总量(cGy) 出生~12 1,200~1,800 13~18 1,801~2,400 19~30 2,401~3,000 31~40 3,001~3,500 >40 3,501~4,000 术前放疗用于巨大肾母细胞瘤,6~8天内给800~1200cGy,2周内可见肿瘤缩小,再行手术。术后放疗于术后48小时与术后10日开始,疗效无明显差异。早期做放疗并不影响切口愈合,但不宜晚于10日,否则增加局部复发机会。 3.化学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长春新硷(vincristine,VCR)放线菌素D又称更生霉素(actinomycin D,ACTD)和阿霉素(doxorubicin,adriamycin,ADR),疗程方案各家不一。 VCR:1.5mg/(m2·w),以1mg溶于2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入,共10周,然后每2周静注1次,作为维持量。1岁以下婴儿除第一次药量外,其后减为半量,可用1mg/(m2·w),单次极量2mg。 ACTD:15μg/(kg·d)×5或12μg/(kg·d)×7。将ACTD200μ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入。第1与第2疗程间隔6周,以后每3个月一疗程。1岁以下婴儿用半量,单次极量是400μg。 上述两种药物比较,VCR优于ACTD,其优点有二:①VCR毒性小,主要是神经毒性如深肌腱反射减低、肌肉衰弱等,不影响血象。小儿多无不良反应或仅有2~3日低热及食欲减退。目前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疑为肾母细胞瘤患儿就开始注射VCR。②对防止肿瘤复发及转移,VCR效果更好。 VCR和ACTD均由肝排泄,故在用药过程中应查肝功能。虽然VCR优于ACTD,但两药并用较单独用一种药好。
温馨提示:
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