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多25天(包括患病期间),体重19斤。
婴儿大概从9月2日左右,大便有点不正常,一天基本上是1~2次。(大便基本上是糊状有很多黏液)
症状:
9月2日~9月11日期间(大便不成型)
刚开始大便成型,接着后来有黏液,后来拉稀,夜间有大便一次。早上六点半左右有一次大便,大概持续有3天左右(9月2日~9月4日,吃“头孢克污干混悬剂两次)9月5日去检测一次大便,有白细胞一个,医生说正常不需要处理。9月8日夜间又开始夜间大便,吃上次的药一次。接着9月9日拉稀3次,吃”必奇(蒙脱石)一次”,好转。9月10日去检测大便一次正常(医生指导说不要用药)。
9月12日~9月18日期间(大便不成型)
9月12日去检测大便,红细胞有3-4,白细胞2-5,隐血试验1+,医生诊疗:继续吃上面的药方。13日检测大便白细胞1+,15日大便次数4次左右,拉稀,吃必奇二次,16日检测大便正常,医生诊疗说:停药。
9月19日~9月21日期间(大便不成型)
9月19日检测大便红细胞5-8个,白细胞2+,隐血试验1+。医生诊疗:继续吃上面的药方;
9月21日上午检测大便正常。目前仍在继续吃。9月19日做细菌培植试验检测结果出来是:沙门菌属某些种(B群):
医生诊疗:大便中检测未见白细胞,应该停吃抗生药,该吃妈咪爱调理就可以。
同一家医院,换了一个医生咨询,他的诊疗结果正好相反:继续服用抗生药,因为要服完7天一个疗程。
现在就是想求助你们能给我们心急的家长一个最佳的诊疗和调理方案 !
谢谢!
一个心急如焚的母亲!
问题补充:好转以后继续吃抗生素药,每次都由糊状大便变拉稀.患病期间小孩饮食一直是母乳和稀饭;
附上次咨询所为同一婴儿,上次父亲阐述的不是很准确,今天培养结果出来,母亲提出更详细!
出处:中华儿科网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是指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沙门窗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简称沙门菌感染。近十余年来沙门菌感染明显增加,多见于婴幼儿。 【病因】 沙门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可分为2000个以上的血清型,其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有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鸭沙门自、猪霍乱沙氏菌等十余种,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最常见,约占25%~35%。本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被污染的肉类、禽蛋类等食物或水传播给人;医院内可因被污染的被服、医疗用具、工作人员的手、玩具、公用的水管、门把柄等造成院内交叉感染,严重时甚至造成病房内暴发流行。任何年龄均可患病。【发病机制】 细菌进人胃肠道后是否发病与侵入细菌的数量、毒力、侵袭力、机体防御功能等有关。细菌内毒素为主要的致病因素;沙门氏菌还可侵人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并繁殖,同时引起肠粘膜充血、水肿、出血等,有些沙门氏菌,如鼠伤寒沙门菌可产生肠毒素,其性质类似于大肠杆菌产生的肠毒素。如炎症仅局限于肠粘膜及肠系膜淋巴结,临床上表现为胃肠炎;而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新生儿、原有慢性疾患、恶性肿瘤和化疗病人等,病菌可经局部进人血循环导致败血症或发生迁徙性化脓病灶,如脑膜炎、骨髓炎、肺炎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主要分以下3型。(一)胃肠炎型 此型在婴儿时现最多见,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病原。急性起病,潜伏期6~72h(平均24h);有中度发热,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每日腹泻数次至数10次不等;粪便性状多变为其突出特点,可是水样、蛋花汤样或脓血便、粘液便。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伴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或全身衰竭。病程l~2周。(二)败血症型 本型多见于新生儿和<3个月的婴儿,以鼠伤寒威猪霍乱沙门菌感染最多见。多数先有胃肠道症状,亦有以败血症症状起病:寒战、高热等中毒症状较重,弛张热或不规则发热,伴有惊厥甚至意识障碍,并可有黄疸、肝脾肿大及皮肤出血点。并发症多为化脓性病变,如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骨骨髓炎、或关节炎、支气管肺炎、脓胸、肾盂肾炎、心包炎和软组织脓肿等。本型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存活者后遗症多。 (三)伤寒型 以猪霍乱沙门菌感染为主,临床表现类似伤寒。急性发热、体温多呈稽留热型,婴幼儿可伴有惊厥、腹泻、脾大,但病情相对较轻,并发症少,病程较短。【诊断】 由于沙门菌的菌型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诊断较困难。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高度怀疑本病,并做相应的检查:①有明显或可疑非伤寒沙门菌患者接触史;②<2岁婴幼儿腹泻时间较长、治疗效果不佳者;③患儿粪便性状多变者;④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突然发热、腹泻,尤其是营养不良,或长期应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确诊主要靠粪便、血、脑脊液、骨髓或脓液的细菌培养。【治疗】(一)对症和支持治疗 给予易消化、富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积极治疗原有疾病。 对伴有高热、惊厥、腹痛、呕吐的病人给子相应的积极处理。有脱水时应及时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对轻型胃肠炎型患儿一般不需使用抗生素,以防其抑制肠道正常菌群、促使沙门菌生长,延长恢复期,并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可适当使用微生态疗法,或肠道粘膜保护剂口服。对于小婴儿应加强支持疗法,包括给予多种维生素、输给血浆或复方氨基酸等。 (二)病原治疗 对重型,或<3个月婴儿,或有免疫缺陷者。应给予高效、敏感的抗菌药物;在未获得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前,可选用丁胺卡那霉素,每日4~8mg/kg,分1~2次注射;或头孢噻肟钠,每日50~100mg/kg,分2~3次静注;或头孢哌酮钠,每日50~150mg/kg,分2~4次静注;或头孢曲松钠,每日100mg/kg,分2次静注。在获得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后应根据药敏选药。疗程7~10天。如合并有败血症、脑膜炎时应延长治疗时间。【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加强各种食品的卫生管理。尤其应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新生儿病房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声明】7天24小时由于资源均收集于网络,如果有侵害您的权利的地方,请与我联系,我第一时间予以改正。谢谢您的支持。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