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遗传性乙肝和后天感染的乙肝有什么不同?治疗方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吗?同样都是大三阳
您好:乙肝不是遗传病,是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治疗上没什么区别!乙肝的治疗:乙肝两对半包括:(1)乙肝表面抗(HBsAg),(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3)e抗原(HBeAg),(4)e抗体(抗-HBe),(5)核心抗体(抗-HBc)。大三阳指第(1),(3),(5)项阳性,为急性期感染。小三阳指第(1),(4),(5)项阳性,多为慢性期感染。 对于第(1),(5)项阳性者应结合转氨酶,胆红素及消化道症状进行判断。如果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有消化不良等症状需进行治疗。如果没有以上情况,可定期复查进行临床观察。对于已经产生抗体者应注意观察,有无早期肝硬化的表现,如有消化道的症状,应及早进行治疗,乙型肝炎的治疗应是多联疗法,包括抗病毒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拉米夫啶,法西洛韦,洛布卡韦,阿昔洛韦,鳞甲酸钠,病毒唑,干扰素等药。免疫调节剂:白细胞介素2 ,胸腺素,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出血热肾病疫苗,左旋咪唑涂布剂等。中药:虎杖,白花蛇蛇草,藏茵陈等药。对症治疗:可选用降酶的联苯双脂,垂盆草等药物。患者体制较差,可给氨基酸,能量合剂,脉安定等药物。乙肝治疗的疗效判断,治疗三个月后复查“两对半”定量分析,有效者继续用药,无效者应尽快换药。乙型肝炎一般治疗期限3-9个月,在治疗期间还应注意:(1)忌口:酒,羊肉,南瓜及生冷硬食品。(2)控制食量到7-8成。(3)适当休息,防止过度劳累。(4)控制自己的情绪。(5)男性已婚患者应控制房事。乙肝大三阳可以出现于乙肝的不同发展阶段,治疗方法和措施却有所不同:1、乙肝病毒携带者表现为大三阳,肝功能始终正常,大多可以稳定在这一阶段,预后良好,一般不须治疗,此时用药较难奏效,多主张调养和随访相结合,劳逸相结合,不主张过多用药治疗和一味要求三阳转阴,各种抗病毒药物可能都难以有所作为。严格地说,病毒携带者尚不属于病人范畴,所以药物治疗也可暂不考虑。最新研究表明,核甘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或阿地福韦,可试用于治疗病毒携带者(16岁以上者),密切观察3个月,如果乙肝病毒复制指标(e抗原HNV-DNB)阴转,可持续用药1-2年,如果3个月内无效,可终止用药。2、慢性迁延性乙肝病人表现为大三阳,肝功轻度异常,B超提示慢性轻度肝损害。治疗法则以抗病毒为主,主要治疗为拉米夫定,辅助药物为保肝降酶药。治疗目标是肝功长期介质正常,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阴转,疗程为1-2年3、慢性活动性乙肝表现为大三阳,病情较重,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升高明显,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显著。此时治疗法则以保肝防止肝坏死和抗病毒并举,保肝降酶药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目标是肝功逐渐趋于平衡,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逐渐阴转。肝功平衡后,可减少或停止药物,坚持抗病毒。4、肝硬化病人表现为大三阳,代偿期或静止期的肝硬化病人(B超提示肝硬化,但肝功检查基本正常)。治疗法则以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并举,合用药物为干扰素或拉米配合软肝片。治疗目标是病毒复制指标阴转,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失代偿期或活动期的肝硬化病人表现为大三阳,主要治疗法则不是抗病毒,而是控制及防止并发症(腹水、胸水、出血、感染等等)、恢复肝功,待病情平衡后再考虑抗事宜。5、肝癌病人表现为大三阳,首要原则介入及外科治疗,病情平衡后再考虑抗病毒治疗乙肝患者除了定期复查、正确用药治疗外,日常生活应格外注意,有些禁忌一定不要触犯,患者在生活上麻痹大意,不重视自我保健,不注意禁忌,就会导致疾病迅速恶化或导致相关并发症。 1、禁过食,特别是肉和糖类 肉类中过多的蛋白质及糖类食物易转化为脂肪,肝脏是储存脂肪的重要部位,天长日久势必形成脂肪肝,使有病的肝脏负担过重,促使乙肝恶化。 2、禁酗酒 酒(乙醇)在肝脏内转化为乙醛,对肝脏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可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乙肝患者肝脏已有病变,如再饮酒,可谓是雪上加霜,会使病情加速向肝硬化、甚至肝癌方向演变。 3、禁过劳 劳累过度消耗大量营养,肝脏的能量供应大幅度减少,会削弱肝脏的抗病力,乙肝病毒会迅速扩散,破坏肝脏功能直至发生不可逆转的病变。 4、禁大怒和忧郁 有人统计,易怒的人得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6倍,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 5、禁乱用药物 我们应用的大部药物都在肝脏内分解、转化、解毒、代谢,乱用“保肝药”必定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另外,各种药物成分错综复杂,药物之间的作用很可能导致肝脏加重。因此乙肝患者治病务必前往正规医院,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用药的原则是少而精,以安全有效为准。
温馨提示: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