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父亲现年53岁,心跳慢已有多年。晚上最慢40几下,白天有时也只有60下。且有高血压,小腿经常感到酸,太阳穴疼。请问该如何治疗,如果要吃保护心脏的药,吃哪种药比较好,是否应长期吃,有无副作用?
第一次问题补充:(2007-8-16 13:24:59)谢谢两位医生的回答。
如果要确诊我父亲心跳过慢的病因,需要做哪些检查?
你好,您父亲心跳过慢的情况需要做动态心电图检查,看一下一天当中最快最慢心率,及平均心率是多少,有没有心律失常等,如果是异常的心律慢,没有药物可以提升心律,需要安装起搏器治疗
引起心跳过慢的常见原因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在大脑的延髓部位有一个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中枢。这个中枢可以有抑制心跳也可以加速心跳的功能。迷走神经就是由这个中枢发出的神经纤维用来支配心跳等作用的。当迷走神经兴奋时它的末梢可以释放一种称为“乙酰胆碱”的物质,对心脏起抑制作用使心跳减慢。由“迷亢”引起的心跳过慢心律多数是整齐的,心跳虽慢但很少低于每分钟30-40次,正常人包括老年人可以出现。第二种心跳过慢叫“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这是一种病态的心脏表现,它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心跳的起搏点———窦房结。使窦房结不能很好发出冲动或延迟发出冲动,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心肌病以及老人心脏传导系统的退行性病变。“病窦”患者心跳很慢,有时每分钟只有30-40次。第三种是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的心跳过慢,就是原来由起搏点窦房结发出的冲动波不能传到房室结,被阻断了,这时心室只好代偿性地自己发出冲动,所以心跳十分缓慢,一旦发生完全性的房室传导阻滞时,心跳每分钟在20次以下时,可因心脏排血明显下降直接影响脑供血而出现头晕,甚至晕厥和抽搐,这就是阿斯综合症的严重发作。引起严重的传导阻滞的病因多数为心脏本身的器质性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病变或某些心脏病的晚期严重变化等。总之,心跳过慢时,主要应从“迷亢”、“病窦”及严重传导阻滞等主要原因去考虑,也可以通过详细的病史和心电图检查,以寻找引起心跳过慢的原因,这样就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愿有病的人早日恢复健康,没病的人永远健康!
如果心跳过慢低于40次,容易引起机体供血不足甚至晕厥等。可以安装心脏起搏器,预防出现意识障碍。如果心率大于40次,不影响机体供血。中医多属于阳虚,可以口服参附汤提高心率。
心跳过缓不可等闲视之正常人每分钟心跳次数约70~100次,如果每分钟心跳少于60次,则为心跳过缓。引起心跳过缓的原因常见于: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当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可释放一种被称为“乙酰胆碱”的物质,对心脏起抑制作用,故可使心跳减慢。由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所致的心跳过缓,心律多数是整齐的,一般每分钟30~40次。这种情况以老年人为多。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心跳的起搏点——窦房结,不能很好地发出冲动或延迟发出冲动,会使心跳变慢,最常见的病因是心肌病、冠心病以及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的退行性病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跳有时每分钟只有30次左右。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即由起搏点窦房结发出的冲动波不能传到房室结而被阻断,此时心室只好代偿性地自己发出冲动,所以心跳相当缓慢,一旦发生完全性的房室传导阻滞,心跳每分钟仅有20次左右,可因心脏排血量明显下降直接影响脑部供血而出现头晕,甚至造成晕厥或抽搐。中老年人一经发现有心跳过缓变化时,不可等闲视之,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做系统检查。其次,关于服药问题。由于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不同,症状表现各异,治疗用药有别,进服心血管类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不要盲目吃药,切忌见“心药”就服。大部分心律失常病人,经服药治疗症状一般可以恢复。当然功能性的心律失常只要消除诱因,症状也就自然消失。但有些严重的心律失常病人,如心室颤动、心房纤颤、重度房室传导阻滞,还须做诸如电除颤、电转复及安装心脏起搏器等特殊治疗。最后,还应注意的是,老人一旦发现心律失常后,要冷静,因紧张会加重症状,当然平时应保持心情舒畅,忌怒忌躁,戒烟戒酒,注意休息,不要过劳。定期检查身体也很有必要。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