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携带乙肝病毒,并不是100%都会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有关专家说,是否导致胎儿、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首先取决于孕妇携带乙肝病毒的复制程度和母体的基因缺陷,如果孕妇为乙肝“大三阳”(乙肝病毒e抗原为阳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也为阳性,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高达90%左右;如果孕妇乙肝病毒e抗原为阴性,乙肝病毒DNA也为阴性,其感染概率只有30%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有乙肝家族聚集倾向的家庭中有的人得乙肝、有的人不得乙肝的原因。乙肝母婴传播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产程传播,即在分娩时婴儿的皮肤、黏膜擦伤或胎盘剥落时,母亲血液中的病毒通过破裂的胎盘,进入脐带血,从而进入新生儿体内。这一过程感染的可能性最大,这种情况也最为多见。二是宫内传播,婴儿在母体内通过血液循环而感染乙肝病毒。据了解,这种方式引起的感染约占5%。三是分娩后婴儿与母亲的密切接触,也可以传播乙肝病毒。●如果女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三阳”,在怀孕的第7、8、9月份,要分别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孕妇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给胎儿;待宝宝出生后,立即先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一周后再按第0、1、6个月免疫程序(出生后打第1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打第2针乙肝疫苗,6个月后打第3针乙肝疫苗)。●如果女方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小三阳”或者男方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宝宝出生后立刻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这样可以使95%以上的新生儿免受上一代乙肝父母的垂直传播,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原先病情发作,经过正规医院治疗,病情稳定一年以上时间,身体没有任何不适,肝功能始终正常,结婚生育的乙肝患者,宝宝一出生必须及时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另外,在新生儿出生满两个月、满7个月时,还要抽血查“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了解宝宝的免疫是否成功。●急性乙肝患者经过治疗和调养后,检查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病毒抗原指标都已转阴,体力完全恢复,即可怀孕。●乙肝病毒携带者长期随访检查肝功能系列始终正常,B超检查不提示肝硬化,可以考虑怀孕。●如果患者病情正好处于炎症活动期,身体感觉不适(如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等),检查肝功能异常(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等),这时不适合生育。另外,在用药期间的妇女也不适合怀孕,因为一些药物可能对胎儿发育不利。如果B超检查发现肝炎已经发展到肝硬化程度,最好不要怀孕,肝硬化如果处于失代偿阶段,怀孕对母体影响更为不利。有关专家说,一般不建议“大三阳”的母亲用母乳喂养;“小三阳”的母亲,病毒含量较低,婴儿又注射了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母乳喂养。如果喂奶给产妇带来负担,使病情迁延不愈或加重,则最好停止喂奶。有关专家说,肝炎急性期的产妇,自己不宜带孩子。肝炎恢复期的产妇或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不要口对口喂孩子吃东西。只要孩子出生后立即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不妨碍产妇带孩子。
温馨提示: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