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父亲头部两年来反复生长疖疮,近一个月又在后脑勺下部长有四个2厘米大小的疖疮,疼痛难忍.他的免疫球蛋白A为11.9G/L,高出正常值7.9G/L,而免疫球蛋白M为0.23G/L,补体C3为0.76G/L,均低于正常值.恳请专家帮忙分析一下这些免疫球蛋白指标的增高和降低的原因.谢谢!
免疫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检测(正常正常值各个实验室均不同,请参照检验医院提供的正常值)补体C3【正常值】1.12±0.55mg/L(1.01-1.86)【临床意义】C3是补体系统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一个组分,它是补体两条主要激活途径的中心环节,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对C3的研究日趋重视。降低:主要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性感染、皮疹、肝炎、肝硬化、关节疼痛等。增高:见于各种传染病及组织损伤和急性炎症,肝癌等。补体C4【正常值】0.553±0.109mg/L(0.16-0.47)【临床意义】C4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一个重要组分,它的测定有助于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治疗和病因探讨。降低: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感染、狼疮性症侯群、肝硬化、肝炎等。增高:见于各种传染病、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多发性骨髓瘤等。C4含量升高常见于风湿热的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eiter综合征和各种类型的多关节炎等;降低则常见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SLE、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IgA肾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在SLE,C4的降低常早于其他补体成分,且缓解时较其他成分回升迟。狼疮性肾炎较非狼疮性肾炎C4值显著低下。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正常值】50~100kU/L(CH50)【临床意义】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新鲜血清中的一组不耐热、具有酶活性的、比较复杂的血清蛋白。补体是一个多种血清蛋白组成的复杂系统。它除了具有溶血作用和一定的杀菌作用外,还可以促进炎症反应,参与一些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补体并不随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加而升高,只有在疾病情况下才出现波动。要机体发生炎症时,补体值可以增高,但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患和变态反应性疾患,补体值往往下降。因此,临床上动态观察补体值的变化,以这一类疾病的诊断、病因研究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血清补体值增高:可见于许多炎症疾患以及阻塞性黄疸、糖尿病、急性风湿热、皮肌炎、甲状腺炎、结节性结肠炎、菌血症、急性心肌梗塞、各种传染病、肺炎、肿瘤等。补体减低: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休克、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痢疾的反复发作、桥本氏甲状腺炎等。非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即是抗原-抗体复合物。机体内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即是机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也是免疫复合物形成的基础。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主要是指血液中免疫复合物,对循环免疫复合的检测、近年来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和实验室工作者的重视。检测循环中免疫复合物的存在及其含量变化,对免疫复合物的诊断,病程的动态观察,以及对预后的判断都有其重要意义。根据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抗原-抗体的已知或未知的将CIC分为两大类,前者为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如乙型肝炎的HBsAg-抗-HBs,甲状腺蛋白抗原-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后者为非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如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非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应用较广泛,方法也较多。【正常值】聚乙二醇沉淀试验:阴性聚乙二醇-酚显色法:4.60±8.20mg/L固相CIq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36mg/LPEG沉淀—紫外分光比色法:吸光度≤0.12单株类风湿因子沉淀试验:阴性(正常血清与mRF不形成沉淀线)【临床意义】免疫复合物增高的疾病有:血清病、药物热、肾小球肾炎、脉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慢性活动性肝炎、硬皮病、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正常值】IgG8.44-19.12g/L【临床意义】1.年龄与血中Ig含量有一定关系。2.免疫球蛋白异常(1)低Ig血症: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二类。先天性低Ig血症,主要见于体液免疫缺损和联合免疫缺陷病。一种情况是Ig全缺,如Bruton型无Ig血症,血中IgG<1g/L,IgA与IgM含量也明显降低。另一种情况是三种Ig中缺一或二种。最多见的是缺乏IgA,患者易患呼吸道反复感染;缺乏IgG易患化脓性感染;缺乏IgM易患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获得性低Ig血症,血清中IgG<5g/L,引起的原因较多,如有大量蛋白丢失的疾病(剥脱性皮炎、肠淋巴管扩张症、肾病综合征);淋巴网状系统肿瘤(淋巴肉瘤、何杰金病);中毒性骨髓疾病等。(2)高Ig血症感染:各种感染,特别是慢性细菌感染可使Ig升高。如慢性骨髓炎、慢性肺脓肿,血IgG可升高。子宫内感染时脐血或生后两日的新生儿清中IgM含量可>0.2g/L或>0.3g/L。自身免疫病、肝脏疾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汗肝硬变、隐匿性肝硬变)患者可有3种Ig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IgG和IgM升高明显。各种结缔组织病中常见Ig升高。SLE以IgG、IgA或IgG、IgM升高较多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IgM增高为主。M蛋白血症:主要见于浆细胞恶性病变,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免疫球蛋白A【正常值】0.6~3.4g/L(浊度计法)。【分析变异】浊度计法分析变异系数CV8%。【生物学变异】1.升高社会—经济学因素(黑色人种)约可升高20%~75%,60~80岁老人约升高15%~60%,雨季较旱季约高20%。锻炼约升高14%,冬季较夏季约高10%~14%。肥胖女性约升高30%,男性约升高4%~30%。2.降低新生儿显著减低达98%~100%,3~5岁儿童约低50%,口服避孕药约降低11%~40%,妊娠约升高20%【药物影响】L-门冬酰受酶通过增加肝脏合成IgA的作用约升高30%~60%,嗜酒者如继续饮酒可导致IgA升高。甲基强的松龙致43%病例的IgA明显降低。甲苯、二甲苯和苯的职业接触者其IgA明显降低,嗜酒者戒酒一年以后可降低。右旋糖苷导致IgA降低。【病理学变异】1.升高见于多发性骨髓瘤,α-重链病、良性低蛋白血症、酒精性肝硬化、活动性慢性肝炎、多发性硬化、风湿病、感染性疾病和接种。2、降低见于小肠病、肾脏病、癌、夸希奥科营养不良、医源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无γ-球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M【正常值】IgM0.5-1.96g/L免疫球蛋白D【正常值】IgDxxg/LIgD的生物学功能未完全阐明。妊娠末期、大量吸烟者、IgD型骨髓瘤患者血清中IgD含量升高。免疫球蛋白E【正常值】IgExxg/L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感染、急性或慢性肝炎、IgE骨髓瘤、SLE、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gE含量升高。C反应蛋白[英文缩写]CRP[参考值]速率比浊法:<8mg/L[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是细菌感染和严重组织损伤的一项诊断指标。其升高可见于:1.组织损伤、感染、肿瘤、心肌梗塞及一系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血管炎、多肌痛风湿病等。2.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指标:手术后病人CRP升高,术后7—10天CRP水平应下降,如CRP不降低或再次升高,提示可能并发感染或血栓栓塞。3.可作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大多数细菌性感染会引起患者血清CRP升高,而病毒性感染则多数不升高。4.近年来有研究指出用超敏乳胶增强法测CRP,提高测定的敏感性,可用于冠心病和心梗危险性的预测
温馨提示:
宜食性味清淡、寒凉之食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