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
一、概述
(一)定义
疱疹(herpes)分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是一种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病,好侵犯于皮肤粘膜交界处,表现为局限性簇集性小疱,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则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沿一侧周围神经带状分布的密集性小水疱及神经痛,局部淋巴肿大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皮肤病。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分为Ⅰ型和Ⅱ型)引起,人体是其唯一自然宿主,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促进本病发生,病理上表现为表皮内水疱、表皮坏死、多核上皮巨细胞、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和显著中性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炎症浸润。
带状疱疹是由于体内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这种病毒自首次感染患者后,长期潜伏于机体神经细胞中,免疫功能低下时诱发,其组织病理与前者相似,但后者炎症较前者重。
(三)临床表现
单纯疱疹在临床上分为原发型和复发型两种,原发型表现为疱疹性齿龈口腔炎、疱疹性外阴道炎、接种性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播散性单纯疱疹、新生儿疱疹等,复发型有口唇疱疹(颜面疱疹)、生殖器疱疹、疱疹病毒Ⅱ型感染症、复发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等。
带状疱疹起病突然或先有痛感,损害为炎性红斑上发生群集性绿豆大小水疱,间有出现丘疹、大疱或血疱,各群之间皮肤正常,皮疹常沿外周神经作带状分布,单侧性多见,以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区多见,其交是上肢臂丛神经和下肢坐骨神经区,偶可影响眼部,引起角膜炎、虹膜炎、全眼球炎等,病程2~3月或更久,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严重者可发热,并有不同程度疼痛感。
二、药物治疗
(一)药物治疗原则
单纯疱疹全身治疗当采取对症,抗病毒和免疫治疗,局部治疗以干燥、收敛、预防感染为原则,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因可抑制血清中干扰素。
带状疱疹亦应采用全身和局部疗法,原则为抗菌素病毒、消炎、止痛、保护局部,防止继发感染、缩短病程等。
(二)治疗药物类别及常用药物
(三)治疗药物个论
1、抗病毒剂
阿昔洛韦(Acyclovir)
[别名]无环鸟苷
[作用与用途]本品为高效广谱抗病毒药,选择性抑制病毒复制,只在被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转变为三磷酸化合物,从而抑制病毒DNA聚合酶,阻止病毒DNA合成,对正常细胞几乎无影响,比其他抗病毒药物毒性低得多。
[体内动态]口服吸收率低(约15%),按5mg/kg和10mg/kg静脉滴注1小时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分别为9.8ug/ml和20.7ug/ml,经7小时后谷浓度分别为0.7ug/ml和2.3ug/ml。1岁以上儿童用量为0.25g/m2者其血浆药物浓度变化与成人5mg/kg用量用近,而用量为0.5g/m2者与成人10mg/kg用量者相近,新生儿(3月龄以下)每8小时滴注10mg/kg,每次滴注持续1小时,其稳态峰浓度为13.8ug/ml,而谷浓度则为2.3ug/ml,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50%,大部分全内药物以原形自尿排泄,尿中尚有占总量14%的代谢物,部分药物随粪排泄,正常人T1/2为2.5小时;肌酐清除率每分钟15~50ml/1.73m2者,T1/2为3.5小时,无尿者可延长到19.5小时。
疱疹的治疗药物类别及常用药物
类别 常用药物
单纯疱疹 局部用药 抗病毒剂 40%疱疹净二甲亚砜溶液、阿昔洛韦、酞丁胺等
抗菌止痒剂 樟脑、龙胆紫、炉甘石洗剂等
防感染药 抗生素类
内用 抗病毒剂 阿昔洛韦、阿糖胞苷、干扰素、干扰素诱导剂等
免疫制剂 左旋咪唑、转移因子等
带状疱疹 全身用药 止痛剂 颅痛定、安乃近、卡马西平、阿米替林、多虑平、丙咪嗪、酰胺咪嗪、苯妥因钠、赛庚定、泰尔登等
抗病毒剂 吗啉胍、阿糖胞苷、无环鸟苷等
免疫制剂 转移因子、胎盘球蛋白、丙球免疫血清等
外用 止痛剂 1%达克罗宁、5%苯唑卡因、1%磷乙酸等
[给药方案]
(1)口服,0.2g/次,1次/4小时或1g/d,分次给予。疗程据病情而定,几天到半年不等。肾功能不全者酌减量。
(2)静滴,5mg/次,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中,滴注时间1小时,每8小时1次,连续7天,12岁以下儿童一次按0.25g/m2用量给药。肾功能不全者减量;肌酐清除率每分钟10~25ml/m2者减为每24小时1次;清除率每分钟0~10ml/m2者减为2.5mg/kg,每24小时给药1次。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静滴给药,偶见药疹、恶心、出汗、低血压、血尿及肌酸酐水平上升,停药后恢复正常。口服无明显不良反应,并用丙磺舒可使本品的排泄减慢,半衰期延长,体内药物蓄积。
[剂型与规格]片剂:0.2g/片,0.4g/片。胶囊剂:0.2g/粉。粉针:(冻干钠盐),0.25g/支,0.5g/支。滴眼剂:0.1%,8ml/瓶。
阿糖腺苷(Vidarabine)
[别名]阿糖腺嘌呤
[作用与用途]进入人体后,在细胞内磷酸化,生成一、二、三、磷酸盐,继而竞争性抑制病菌毒DNA聚合酶活性。
[全内动态]静滴后,在体内迅速去氮成为阿拉伯糖次黄嘌呤,并迅速进入一些组织中。按10mg/kg剂量缓慢静滴,阿拉伯糖次黄嘌呤的血浆峰值为3~6ug/ml,阿糖次苷为0.2~0.4ug/ml,阿拉伯糖次黄嘌呤形式为主自尿排泄,母体化合物只有1%~3%。肾功能不全者,阿拉伯糖次黄嘌呤在体内蓄积,其血浆浓度可为正常人的几倍。阿拉伯糖次黄嘌呤的平均T1/2为3.3小时。
[给药方案]静滴,10~15mg/kg.d,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稀释成0.7mg/ml滴入,8~12小时滴完,疗程5~15天。带状疱疹:10mg/kg,连用5日,亦用葡萄溏注射液溶解。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有胃肠系统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对肝肾功能有影响,抑制骨髓且可致畸胎,孕妇禁用,突出的不良反应为肌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无力、体重减轻、震颤。别嘌呤醇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使用权阿拉伯糖次黄嘌呤的消除减慢而蓄积,可致较严重的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剂型与规格]注射剂(粉针):0.2g/瓶,0.5g/瓶,1g/瓶。注射液:1g:5ml。
碘苷(Idoxuridine)
[别名]疱疹净,碘去氧尿嘧啶
[作用与用途]仅对单纯疱疹病毒和牛痘病毒等DNA病毒有效。其化学结构与胸腺嘧啶核苷类似,在体内磷酸化后与去氧尿嘧啶核苷争夺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使去氧尿嘧啶核苷酸不能甲基化生成胸腺嘧啶核苷酸,抑制病毒DNA合成,还能取胸腺嘧啶核苷酸渗入病毒DNA中,形成缺陷的DNA病毒而丧失其感染力。并且基因突变率和蛋白合成误差也增加,因而影响病毒核酸的复制,影响病毒核酸代谢。
[给药方案]滴眼,白天2小时一次,1~2滴/次夜间4小时1次,疗程7~10天。软膏外用,白天4小时1次,晚上睡前一次,疗程3~5天。静滴,用于疱疹性脑炎,54mg/kg.d,分2次(滴速500mg/min),疗程5天,总量不超过20g。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本品影响核酸代谢,全身副作用大(对骨髓、肝、皮肤)有腹泻、口炎、脱发、白细胞减少(抑制骨髓副作用,有致畸致癌的危险。)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易产生细菌和霉菌感染,药液有新鲜的,或冰箱保存,否则变成碘尿嘧啶,有抑制本品作用,点眼有刺激性,可损害角膜上皮。
[剂型与规格]软膏0.5%。 滴眼剂:10mg:10ml。
吗啉胍(Moroxydine)
[别名]病毒灵,吗啉双胍,ABOB,Morpholinebiguanide
[作用与用途]在人胚肾细胞上1%浓度对DNA病毒(腺病毒及疱疹病毒)和RNA病毒(埃可病毒及流感甲型病毒)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游离的病毒颗粒无直接作用,对病毒增殖周期各个阶段都有抑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可能通过抑制病毒RNA多聚酶而干扰病毒核酸的复制。
[给药方案]口服,成人0.1~0.2g/次,3次/d。儿童10mg/kg.d,分3次服。糖浆剂同上。滴眼剂每1~2小时1次。复方吗啉胍片,口服2片/次,3次/d。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副作用小,个别引起出汗和轻度食欲不振,低血糖等。
[剂型与规格]片剂:0.1g/ 片。复方片剂:每片含吗啉胍0.1g,氨基比林0.1g,维生素C0.05g,扑尔敏2.5mg。糖浆剂:5%。滴眼剂:1%~4%,8ml/瓶。
发热,考虑是感染引起的,注意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有什么症状体征。可以到医院化验一下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可以根据化验结果口服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药物治疗。转移因子可以调节免疫,可用于辅助治疗。
你好,这种药物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用,是可以治疗的,建议你自己不要用!
以上是对“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能治疗病毒性疱疹口腔炎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