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乙肝,很多年前就查出乙肝大三阳,肝功异常,反复追求转阴治疗失败,最后选择使用:拉米夫定 吃药两年时间,在停药半年前检查,乙肝两对半从原来的大三阳(1.3.5阳)转换成小二阳(1.5阳),肝功能正常,DNA阴性。停药后半年检查,两对半:小二阳(1.5阳),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100多),DNA开始检测到病毒。吃了一个医生开的草药半年,停草药半年后检查:两对半 小二阳(1.5阳),肝功异常(谷丙转氨酶390多),没有查DNA,后面又吃了另外一个医生开的中药,吃后一个月检查,肝功(谷丙从300多降到193),两对半 还是小二阳,接着吃,第二次检查是150多,第三次是110,一直都有疗效,到现在为止停药。停药检查是93,哪个医生说不用吃药啦!我说肝功都没有完全正常,他跟我说没有事的。但是我还是很怕,而且单位前天刚体检,不知道怎么面对结果,而且主要的是我怕肝功不正常么,影响我的个人健康问题。请懂的专业人士给我点意见,非常感谢,一个一直被药折磨快崩溃的人。我想像正常人一样。不用常常吃药。。
病情分析:
你的情况是慢性乙型肝炎,通过治疗病情仍然反复,肝功能异常代表病情活动,应该进一步治疗的。
指导意见:
建议你查肝脏b超,HBV-DNA。可以使用甘利欣、凯西莱、护肝片等治疗。如果HBV-DNA阳性,建议你使用阿德福韦酯片或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不要盲目追求转阴而盲目用药。保持肝功能正常是主要的。戒烟酒,注意休息。
你好!谢谢你的回答。阿德福韦酯片或恩替卡韦抗病毒药,都跟拉米夫定属于一类药。我就是吃过拉米夫定反弹的,如果现在检测出来DNA是阳性,那在转回来吃阿德福韦酯片或恩替卡韦抗病毒药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我还害怕反弹,而且抗病毒药很贵。我现在只希望的是肝功能好,不要影响我工作和病情恶化。我更希望的是能彻底的停药。谢谢!
不好意思,在补充些问题,如果HBV-DNA是阳性,那就必须要抗病毒治疗么?可以不可以选择保肝降酶治疗方法,只要把肝功能恢复正常就行啊?谢谢啦
你的HBV-DNA阳性,病情复发,最好抗病毒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可以同时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抗病毒治疗。
谢谢,我还是只打算吃你建议的甘利欣、凯西莱、护肝片等恢复肝功能。这样可以么?
你使用护肝治疗以后复查肝功能,如果恢复正常不要紧,如果仍然异常应该抗病毒治疗的。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现在一直是一五项阳性,提示,病毒在你体内一直有轻微的活跃,但是,如果保持肝功能的正常超过半年以上的话,就是乙肝携带着。
指导意见:
你现在,可以吃点保肝降酶的西药进行治疗转氨酶。这样效果快,并且也会见效,中药毕竟缓慢,也不容易调节转氨酶。你的担心和关注都是正确的,千万不能听你那个医生的话,说没事,是不负责任的。
以上是对“乙肝,很多年前就查出乙肝大三阳,肝功异常”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你好!很谢谢你的解答。同时,我想问问吃什么保肝降酶的药会好点?而且以前我是吃过拉米夫定抗病毒药反弹的。我现在只希望的是肝功能好,不要影响我工作和病情恶化。我更希望的是能彻底的停药。麻烦啦!
拉米夫定是抗病毒的,这个药物是杀病毒的,不能降转氨酶。你可以通过饮食调节转氨酶,多吃些西红柿,柑橘,梨,葡萄,大枣,猕猴桃之类的食物。另外,必要情况下,吃降酶的药。
谢谢你。我打算吃些甘利欣、凯西莱、护肝片等恢复肝功能。这样可以么?请你帮我看看楼上那个医生说的话。我的HBV-DNA是阳性的话,他的意思就让我吃阿德福韦酯片,你觉得如何?一定要吃这个么?我很怕耐药,就像我以前吃拉米夫定一样。很怕很怕。请你帮帮我
阿德福韦酯片是一种抗病毒的药物,和拉米夫定一样,均是抗病毒的,你现在是15阳,注意保护好肝功能后,基本就没事的。不建议你吃那个抗病毒药。而保肝的药可以吃。
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如进食少或有呕吐者,应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入维生素C3g、肝太乐400mg、普通胰岛素8~16U,静脉滴注,每日1次。也可加入能量合剂及10%氯化钾。热重者可用菌陈胃苓汤加减;湿热并重者用菌陈蒿汤和胃苓合方加减;肝气郁结者用逍遥散;脾虚湿困者用平胃散。有主张黄疸深者重用赤芍有效。一般急性肝炎可治愈。急性乙肝的最有效的就是抗病毒治疗,另外就是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避免饮洒、使用肝毒性药物及其它对肝脏不利的因素。
你好,首先告诉你检查出了大三阳也是没有多么可怕的,一般的我们应该密切注意复查肝功和HBVDNA,如果肝功正常,HBVDNA小于10的3次方,那就不用治疗,每年复查1-2次即可。
温馨提示: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