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1、去年夏天突然感觉右手手指灼热疼痛,先去做了个头部CT,医生诊断是脑供血不足,回家输液治疗和口服苦碟子,半月未见效;
2、又到医院做核磁共振,诊断是左丘脑梗塞,脑腔隙灶,又输苦碟子,加中药调理,半月仍未见效;
3、后做血糖化验,血糖值已达到17mol,诊断是糖尿病,后口服降糖药,手指灼热感未减轻,头部正中头皮随即出现疼痛感觉;
4、做了颈椎核磁共振,有些病变,做了肌电图,诊断是末梢神经炎。
现在想请教:我该如何治疗这些并发症
可用中药修复损伤脑细胞,龟龙脑康含有丰富的神经营养因子、小分子多肽、多种氨基酸,这些有效成分可直接作用于脑细胞,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抗脑皮质缺氧、改善脑能量代谢、加速脑血液循环,促进大脑发育的功效
此病的发病原因是病毒侵袭神经所致,其病症并不独立存在,一般和脊髓侧角的植物神经功能受累同存,由于本病是神经中枢的早发症状,在没有器质性损害之前,现影象学很难确诊,一但确诊病非早期,既是正角治疗也无完全恢复的机会.及早的治疗方为上策.一般需采用复合治疗.如需指导再次联系或QQ.
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有那些?
最常见的是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中感觉神经病变比运动神经病变多见.运动神经指挥人体的运动,如起卧跑跳,日常活动;出现病变后,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不能
随意活动.人体感觉冰冷、火热、铁硬、海绵软,碰破了皮感觉痛,闭上眼手拿物体可感觉其大小、形状,是由感觉神经告诉我们的,感觉神经出了问题,人体感觉就会出现紊乱.
植物神经,又称自主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活动的神经.人体心脏跳动,胃肠蠕动,血压高低,出汗多少不受意识控制,不是你想如何就如何,而是由植物神经控制,呈现有规律的自主活动.植物神经病变将导致内脏功能的紊乱,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神经病变有那些表现?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可无明显的症状,但肌电图可显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B超可发现膀胱残余尿增多.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
(1)感觉减退:4肢有手套、袜套样麻木感,冷热不敏感,痛觉迟钝等;
(2)感觉紊乱:有蚁走感,烧灼感、踩棉花感,手脚发冷或发热、刺痛等;
(3)自发性疼痛:气温的改变,湿度的高低,衣服的厚薄,这些变化对正常人不成为刺激,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可引起自发性疼痛,这种疼痛夜间比白天重,有时疼痛剧烈,治疗效果不好,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4)运动神经受累:可有肌力减退,肌萎缩或瘫痪等;
(5)单一颅神经病变:有睑下垂、复视等.
2.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表现为:
(1)体位性低血压:起床或蹬厕站起时,突然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摔倒;
(2)心脏周围神经病变:早期可出现心电图反射检查异常;以后出现心率偏快,大于90次/分,并且随活动或休息变化小;严重者患冠心病但无心绞痛,甚至出现“无痛性”心肌梗塞;
(3)消化道表现:饱胀、早饱、腹胀、餐后不适、恶心、呕吐、上腹痛、烧心,称“糖尿病胃轻瘫”;也可表现便秘,或便秘和腹泻交替;
(4)排尿异常:尿不尽、排尿无力,直至尿潴留,称“神经原性膀胱”;少数病人可尿失禁;
(5)出汗异常:上半身多汗,吃饭时满头大汗;下半身少汗或无汗;
(6)男性多见阳痿;
(7)缺乏对低血糖的正常反应:正常人低血糖时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头晕、眼花、饥饿感;植物神经病变时缺乏这些低血糖的预警信号,易引起严重的低血糖昏迷.
如何防治糖尿病的神经病变?
1.早诊断、早治疗糖尿病,将血糖、血压、血脂长期控制在正常水平,可防止或延缓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2.感觉神经受损时注意:
(1)洗脚、洗澡前,请别人确定水温是否合适,以免烫伤;
(2)由于对冷、疼痛的感觉减退,手脚易发生冻伤,寒冷季节,尤其外出应注意保温;
(3)穿软的、宽松的鞋,避免穿高跟鞋、硬底鞋或磨脚的鞋,及时治疗足胼胝、鸡眼;每天检查脚和全身,发现有皮肤损伤,应及时处理,避免感染;
(4)从事易受伤害的职业如冶炼、焊接、化工、木工等,要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受伤害而不感知;
(5)糖尿病神经痛,局部可涂辣椒素;有些人脚痛发红,浸人冰冷水中可获缓解,但不宜频繁长期浸泡,因寒冷本身就是一种刺激;疼痛难忍者,千万不要乱用止痛药,特别要远离“毒品”,要请医生
给予适当治疗,一般选用卡马西平或阿米替林等口服药.
(6)使用神经营养药可选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醇、康络素和弥可保等.
3.植物神经受损的防治:
(1)体位性低血压者,变动体位时宜缓慢;穿紧身衣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且可避免衣服磨擦皮肤引起疼痛;
(2)糖尿病胃轻瘫者可服用普瑞博思或吗丁啉等药;
(3)神经原性膀胱,轻者应定时排尿,2-3小时一次,以训练膀胱肌肉;排尿时以手压下腹部协助排空膀胱,尽量减少残留尿;顽固尿潴留的病人需留置导尿或膀胱造瘘
常听糖尿病友就诊时诉说,身上像是有很多蚂蚁在爬,说不出的难受.还有的病人诉说,整日浑身疼痛,彻夜难眠,简直生不如死.其实,这些异常的感觉,都属于糖尿病的慢性神经性并发症.据统计,在病史较长的糖尿病病人中,50%以上可并发神经病变.根据受累的神经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
一、周围神经病变
外周神经包括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其中,又以感觉神经病变最为多见,主要表现为4肢(主要是下肢)远端感觉异常;有的感觉手脚麻木、灼热、蚁行感(有如蚂蚁在皮肤上爬行)等;有的表现为疼痛以至夜不能寐;有的表现为感觉过敏,对冷、热及触摸极度敏感;还有的则表现为感觉迟钝乃至感觉丧失,这类病人特别容易受伤,受了伤还不易察觉.
2、植物神经病变
当发生植物神经病变时,可出现下列各种表现.(1)胃肠功能紊乱.可引起吞咽困难、胃排空延迟、呃逆、腹胀,医学上称之为“胃轻瘫”.还可引起慢性腹泻,也可出现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2)膀胱排尿功能异常.可引起排尿无力、尿潴留及膀胱过度充盈.(3)性功能障碍.男性与女性均可出现,男性多有阴茎勃起功能障碍.(4)出汗异常.半身出汗或吃饭时出汗,最常见的是头面部及上半身出汗.有的病人在夜间睡梦中突然出汗、心慌惊醒,酷似发生低血糖,但是检查血糖并不低.(5)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从卧位突然坐起或站立时,发生一过性低血压,病人出现头晕眼花、两眼发黑,严重的甚至晕倒.(6)心动过速.病人感心慌,休息及夜间心率可大于90次/分钟.
3、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
由于神经组织的生长和修复远较其它组织慢,因此,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具体措施如下:首先,控制血糖,纠正体内代谢紊乱,这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键;其次,要改善神经营养;第3、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修复.此外,还须对神经病变引起的各种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
以上是对“如何治疗糖尿病并发的神经病变”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