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腰部及腿脚经常冰凉疼痛,头部脸部发热容易出汗。请问是什么病因,该怎么治疗?
第一次问题补充:(2008-2-11 17:53:32)坐月子的时候得过坐骨神经痛的,但是当时已经治愈了,是复发吗?那请问应该吃些什么药?平时饮食方面注意些什么呢?
第二次问题补充:(2008-2-14 20:25:12)今天刚刚做了血液检查,请各位专家帮忙看看是否是风湿或是类风湿,应该如何治疗,谢谢了。
结果如下:
一、送检物:血清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化验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抗“O” ASO 45.80 kU/L 0-100
类风湿因子 BF 14.90 kU/L 0-15
二、送检物:血液
项目 名称 结果 单位 参考值
ESR 血沉 2 mm/h 0-20
你好,这位朋友,你的症状和产后风湿很相似,也叫产后病,又叫月子病,你可以回忆一下以前生过小孩子或流产后在做月子期间没有注意保养好,吹过风,下过水,出过汗,吹过空调,受过凉,穿过拖鞋,外出走了路等都可能导致产后风湿的症状,你可以仔细对照一下以下的这些症状:一,头痛,晕,怕冷.2,眼睛不舒服,怕风,流泪(在做月子期间如果哭过,吹过风,看多了书和电视以及没有休息好都可能出现此症状).3,手足关节,肩膀,脚底板,腰,会出现酸疼,麻木,怕冷,有累的感觉.4,心跳比以前更快,怕吓,有心慌的感觉.5,脾气比以前更烦躁,容易发火,时常都感觉心里有一股莫名的火想发出来似的,不能自控.6,经常感冒,连续不断的感冒,稍微严重的还会出现长期低烧.7,月经有带团,带黑,带白现象,时间长或短,量多或少甚至出现闭经现象.8,小腹微疼,胀气.9,胃口不好.不思饮食,有胞胀,怕冷现象.十,脸色偏黄,有些稍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记忆力和性欲明显下降,成天没精神.有的还会让人误解为好吃懒做,其中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这种病分急性和慢性2种,慢性的发病快,慢性的可以在人体内隐藏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随着体质的减弱,病情随之发作,此病特别在春冬2季尤其难受,也是病发的高峰期.如果想进一步确诊的话,可以上医院去做一下风湿和类风湿抗O以及各种检查,医生会说你没问题,各项指数都正常.产后风湿也是做各种检查都是检查不出来的,此病是完全可以用中医药治疗好的,而且完全断根,不要有太多的担心,平时多注意保暖,少吹风,少下冷水,少吃生冷食物,少做体力活,多注意休息,如果还有什么想咨询的话,可以和我联系,我会告诉你一些注意事项和治疗方法,并祝早日康复!!!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你的病症,中医是肾阳虚--痹症,建议服汤药,补益肾阳,通经去痹:附子15克山芋15克山药15克熟地40克枸杞子25克杜仲10克甘草20克人参15克黄芪120克红花25克白术25克吴茱萸25克破故纸20克肉桂10克当归25克白芍25克川芎25克25副,水煎服,共服50天.
以上是对“腰部及腿脚经常冰凉疼痛,头部脸部发热容易出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你好从化验看问题不大,可能是月子引发的神经痛,下面是资料一、什么是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2、坐骨神经痛病因病理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前者多见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椎管内,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有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等.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骶骼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3、坐骨神经痛症状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单侧为多.疼痛程度及时间常与病因及起病缓急有关.1、根性坐骨神经痛.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多弯向健侧,坐位时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2、干性坐骨神经痛.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4、坐骨神经痛诊断检查1、脑脊液检查.2、X线摄片.3、CT扫描及脊髓磁共振.5、坐骨神经痛治疗方法1、卧床休息:特别是椎间盘突出早期卧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症状自行缓解.2、药物治疗: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复.3、理疗: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慢性期可用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6、坐骨神经痛治疗药物推荐:坎离砂--药熨疗法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病因]坐骨神经由腰5~骶3神经根组成.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前者多见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椎管内,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有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等.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骶骼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临床表现]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单侧为多.疼痛程度及时间常与病因及起病缓急有关.一、根性坐骨神经痛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多弯向健侧,坐位进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牵拉坐骨神经皆可诱发疼痛,或疼痛加剧,如Kernig征阳性(病员仰卧,先屈髋及膝成直角,再将小腿上抬.由于屈肌痉挛,因而伸膝受限而小于130度并有疼痛及阻力);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阳性(病员仰卧,下肢伸进、患肢上抬不到70度而引起腿部疼痛).坐骨神经通路可有压痛,如腰旁点、臀点、国点、踝点及跖点等.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臀肌张力松弛,伸拇及屈拇肌力减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2、干性坐骨神经痛: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压痛点在臀点以下,Lasegue征阳性而Kernig征多阴性,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疼痛的部位及放射方向,加剧疼痛的因素,减痛姿势,牵引痛及压痛点等诊断不难但确定病因十分重要.一、腰椎间盘突出:病员常有较长期的反复腰痛史,或重体力劳动史,常在一次腰部损伤或弯腰劳动后急性发病.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外,并有腰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椎间隙可有明显压痛和放射痛.X线摄片可有受累椎间隙变窄,CT检查可确诊.2、马尾肿瘤:起病缓慢,逐渐加重.病初常为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逐渐发展为双侧.夜间疼痛明显加剧,病程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及鞍区感觉减退.腰椎穿刺有蛛网膜下腔梗阻及脑脊液蛋白定量明显增高,甚至出现Froin征(脑脊液黄色、放置后自行凝固),脊髓碘水造影或MRI可确诊.3、腰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年男性,早期常有"间歇性跛行",行走后下肢痛加重,但弯腰行走或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当神经根或马尾受压严重时,也可出现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痛症状及体征、病程呈进行性加重,卧床休息或牵引等治疗无效.腰骶椎X线摄片或CT可确诊.4、腰骶神经根炎:因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或劳损,受寒等因素发病.一般起病较急,且受损范围常常超出坐骨神经支配区域,表现为整个下肢无力、疼痛、轻度肌肉萎缩、除跟腱反射外,膝腱反射也常减弱或消失.另外,还需考虑腰椎结核、椎体转移癌等.干性坐骨神经痛时,应注意有无受寒或感染史,以及骶髂关节、髋关节、盆腔和臀部的病变,必要时除行腰骶椎X线摄片外,还可行骶髂关节X线摄片,肛指、妇科检查以及盆腔脏器B超等检查以明确病因.[治疗]一、卧床休息:特别是椎间盘突出早期卧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症状自行缓解.2、药物治疗: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复.3、理疗: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慢性期可用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温馨提示:
要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化,适当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