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酸”也许对许多人来说都有些陌生,但它却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元素,在日前举行的“力保健媒体座谈会”上,中日友好医院的专家杜宏举副主任医师介绍了其平衡人体健康的功效.
据介绍,牛黄酸普遍存在人体内,它能够保护心肌,增强心脏功能,它对肝脏和肠胃都有保护作用,它对人体的免疫功能、修复角膜、预防白内障等都起到重要作用.由于牛黄酸是人体必不可少的氨基酸,当其在某种情况下出现不足时,就会引起人体生理机能异常,因此必须考虑通过外界来迅速补充以弥补人体内的缺失.
杜宏举医生说,鱼类、贝类,特别是鱼背部发黑的部位都是牛黄酸丰富的食品,多摄取此类食品可以较多地获取牛黄酸.杜医生特别提醒,适当服用含量确切的牛黄酸保健品,可防止因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牛黄酸不足.
在日本,很多年以前就进行了牛黄酸的试验和临床研究而且早已将其作为各种保健饮品、乳制品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
牛黄
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干燥的胆结石.宰牛时,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英文名calculusbovis.
【性状】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3角形或4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鉴别】(1)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2)取本品少许,用水合氯醛试液装片,不加热,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团块由多数黄棕色或棕红色小颗粒集成,遇水合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并显鲜明金黄色,久置后变绿色.
(3)取本品粉末10mg,加氯仿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去氧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醋酸乙酯-冰醋酸(15:7: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两个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9.0%.
【含量测定】胆酸取本品细粉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蒸干,残渣加20%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热回流2小时,冷却,加稀盐酸19ml调节pH至酸性,用醋酸乙酯提取4次(25ml、25ml、20ml、20ml),每次醋酸乙酯液均通过同一铺有少量无水硫酸钠的脱脂棉滤过,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胆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8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1μl与3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醋酸丁酯-冰醋酸-甲酸(8:4:2:1)为展开剂,展至14~17cm,取出,晾干,喷以3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380nm,λ<[R]>65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酸(C24H40O5)不得少于4.0%.胆红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胆红素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氯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胆红素0.01mg).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置具塞试管中,分别加乙醇至9ml,各精密加重氮化溶液(甲液:取对氨基苯磺酸0.1g,加盐酸1.5ml与水适量使成100ml;乙液:取亚硝酸钠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内保存.用时取甲液10ml与乙液0.3ml,混匀)1ml,摇匀,于15~20℃暗处放置1小时,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B),在533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细粉约10m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氯仿和乙醇(7:3)的混合溶液60ml、盐酸1滴,摇匀,置水浴上加热回流约30分钟,放冷,移至100ml棕色量瓶中.容器用少量混合溶液洗涤,并入量瓶中,加上述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清液10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乙醇至9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胆红素的重量(mg),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红素(C33H36N4O6)不得少于35.0%.
【性味与归经】甘,凉.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临床应用】
1.用于温热病及小儿惊风之壮热神昏,惊厥抽搐等症.牛黄清心、凉肝,有患风止痉、定惊安神之效.常与朱砂、全蝎、钩藤等配5,如牛黄散.
2.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中风,惊风,疯痛等痰热豪蔽心窍所致之神昏、口噤、痰鸣等症.本品既能清心热,又能化痰、开窍醒神.单用本品为未,淡竹沥化服即效,如《外台秘要》治婴儿口噤方,或与麝香、栀子、黄连等配5,共秦清热化痰、开窍醒神之功,如安宫牛黄丸.
3.用于咽喉肿痛,溃烂及痈疽疗毒等热毒壅滞郁结之证.本品清热解毒力强.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常与黄芩、雄黄、大黄等同用,如牛黄解毒丸;若咽喉肿痛、溃烂,可与珍珠为末吹喉,如珠黄散;用治痈疽、疗毒、乳岩、瘰疬等,又与麝香、乳香、没药等合用,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如犀黄丸.
【用法与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贮藏】遮光,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压.
宜忌孕妇慎服.
人工牛黄
1、快速培植牛黄和胆汁引流装置及方法
2、牛口服牛黄素形成天然牛黄的方法
3、培养天然牛黄的生产工艺
4、培植牛黄的口服药物成黄灵及其制作方法
5、人工培养牛黄与取胆汁新方法
6、人工培植牛黄
7、人工培植豚黄的方法
8、人造牛黄的制造方法
9、新牛黄的制造方法
10、一种培养牛黄的生产工艺
11、一种人工培育牛黄的方
12、一种用于化妆品的从人胚胎脑中提取磷脂的方法
【药用部位】干燥的胆结石.
【历史沿革】牛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经集注》:“今人多就胆中得之.一子大如鸡子黄,相重叠.药中之贵,莫复过此.”《名医别录》:“疗小儿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有堕胎”.《本草纲目》:“痘疮紫色,发狂谵语者可用.”
【生态环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生物学特性】牛性情温顺,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是4胃反刍动物,对粗饲料消化能力强.通常在休息时反刍.成年牛每天大概有10~15个反刍周期,每天反刍时间平均为7~8小时.喜吃青绿多汁饲料、新鲜饲料,有警示性,自由采食时互相抢食.牛2~3岁性成熟,母牛发情周期20天左右,发情持续1~3天.妊娠期285天,每胎产1犊.
【养殖】牛舍要通风干燥,粪便及时清除,合理使役,牛体要勤刷拭.
【动物形态】体长1.5~2米,体重一般在250千克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2个大鼻孔,其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很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4肢匀称.4趾,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收集.宰牛时注意检查胆囊、胆管及肝管,如有结石,立即去处,除尽附着的薄膜,用灯心草或棉花等包上,外用毛边纸或纱布包好,置阴凉处,至半干时用线扎好,以防裂开,阴干.
【药材性状】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3角形或4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主要产地】主产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河南、湖北、4川、云南、贵州、江苏、浙江等地亦产.
【功能主治】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等.
【贮藏方法】可用深棕色玻璃瓶贮存,或用塑料袋包装的铁盒内.牛黄不宜冷存,以免变黑失效.一旦发霉,可用酒擦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