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您好,我在一个月前做了痔疮环切和肛裂手术,现在在肛门旁边约三公分的伤口已经愈合,可就是肛门水肿现象不消失,医生说水肿是正常现象,因为创面大,也没有出现感染(医生说的),并让我有高锰酸钾坐浴,涂马应龙痔疮软膏,可这水肿什么时候能彻底消失呢?特别是在月经期间,还感觉肛门处坠涨,很难受!能吃什么药加速消肿吗?谢谢了!
岁
你好肛门肿胀是痔疮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局部常出现炎性水肿,偶可发生血肿,积久难消,且易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而后遗皮赘,影响愈合,故应积极防治.现将其发生原因及笔者积累的一些防治经验,浅述如下:●一、肛门肿胀的发生:引起并发生术后肛门肿胀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解剖因素:肛门皮肤受脊神经的阴部神经支配,血管分布丰富,括约肌包绕其内.手术导致血管破损、神经纤维暴露、淋巴引流受阻,并由于括约肌的收缩压迫,局部表现为充血、炎症渗出和疼痛.疼痛又反射性引起括约肌痉挛,加重血液与淋巴的回流障碍,渗出增多,大量的渗出液瘀积潴于松弛的肛门皮肤内,使疼痛加剧,形成“疼痛—括约肌挛缩—血液及淋巴回流障碍—渗出液瘀积—疼痛”的恶性循环.这是痔疮术后容易并发肛门肿胀且难以消除的根本原因.2、麻醉因素:局麻时注药表浅、药量集中或过多、或多点针刺,引起皮下水份潴留或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以及麻醉不完全,括约肌痉挛,血液及淋巴回流障碍等.3、手术因素:外痔去除未尽、皮瓣余留过多、切口引流不畅;术中对保留组织钳夹、牵拉、挤压过重;内痔注射部位过低、结扎过深过多;术中操作粗暴、盲目损伤;以及消毒不严,继发感染等.4、护理因素:包扎敷松解过早;术后排便久蹲强挣或频繁临厕;术后过早坐浴等.●2、肛门肿胀的防治肛门局部的特殊解剖结构,决定了手术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及操作不慎都是引发术后肛门肿胀的潜在因素.因此,预防是关键.1、术前:排空大便并清洁肠道,既避免手术污染,又可延迟术后排便时间.2、麻醉:混合痔手术宜采用腰俞麻醉.单纯性外痔采用局麻时,应以麻醉括约肌为目的,病变部位的皮层及皮下仅可少量浸润(局部无明显膨隆或水泡状),充分揉按,使药液均匀分散,防止发生注射性水肿.3、手术:内痔注射、结扎应在齿线1cm以上部位施术,避免齿线下组织受损;结扎不要过多,过深伤及括约肌,相邻结扎点不能在同一平面上;单纯缝扎内痔时,其对应的肛门皮肤应作减压切口.外痔却除务尽,合理设计切口,并注意减压引流;切口应顺肛门皱折呈放射状V字形,依据痔体外形及切除范围确定切口大小,其长度宜超过痔体外缘1cm,底部应平坦;对外形及多发性外痔,应注意切口的整体平衡关系,一般选择3、5、7、11点为切口区,各切口间所留皮瓣不少于1cm,皮桥下及切口相邻的痔组织应潜行剥除干净,避免钳夹损伤所保留的皮桥与组织.切口皮瓣应平整、无张力、无冗弛,对明显松弛的皮桥,可行皮桥短缩术以矫形;如切口较大,有张力,应充分游离减张后缝合;切口周围有明显肿凸者,应减压引流.外痔去除后可于切口周围皮下注射复方布蓝注液以减轻术后疼痛,或注射糜蛋白酶以减少局部分泌和水肿,对防止术后肛门肿胀有积极、肯定的作用.同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继发感染;手术操作应规范、轻柔、切忌粗暴及盲目损伤.然后,可常规切断部分内括约肌(年老及肛门括约乏力者慎行),彻底止血,加压包扎,包扎敷料应平整,对准肛门平衡压紧,以利皮桥、创缘与深部组织粘连、融合,加速建立新的循环通路.4、术后:①酌情选用抗生素、止痛药,常规给予麻仁丸或槐角丸6克,bid;②包扎敷料应保留24小时以上,不可解除过早;③换药认真清理创口,保持伤口清洁;引流通畅,缝合伤口如有红肿或感染迹象,应及早拆线,开放引流;④术后2-3日内常规局部热敷或TDP局部照射,促进血液循环.熏洗、坐浴宜在3日后进行;⑤手术当日不可大便,应推迟排便1—2天,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切忌久蹲强挣或频繁临厕;⑥及时处理粪便嵌塞及尿潴留,积极治疗腹泻、咳嗽等疾病;⑦卧床休息2-3天,避免久坐久站及剧烈活动.5、治疗:①散瘀消肿汤(自拟方)便后熏洗、坐浴,每日一次,每次10—20分钟;②局部外敷活血消肿膏(自拟方)或金黄膏;③活血散瘀汤加减,水煎内服,每日一剂;④如肿胀较剧,结缔组织增生或形成血栓,予手术处理
温馨提示:
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每次大便后最好用温水清洗,切勿用硬纸擦拭,防止外伤,养成每次便后清洗的习惯。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