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红斑是结节型皮肤血管炎类疾病之一,是细胞免疫所致过敏的表现.
疾病病因
病因复杂,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血管变态性迟发性反应.主要见于链球菌疾病(如风湿热、猩红热)及原发性结核的儿童,有时见于麻疹恢复期(由于在出疹期变态反应被抑制,恢复期又出现过敏现象),亦偶见于肺炎、耶尔森菌属假性结核杆菌感染、真菌病、猫抓病或应用药物之后.可并发于局限性小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类肉瘤病或白塞病.也可能是胶原病中、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的一个症状.目前认为属于第Ⅳ型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结节性红斑常发生在4肢的伸侧,尤其多见于小腿的伸侧,突然急性发病,先发热达39℃以上,可有抽痛,关节酸痛及全身不适,继之成批出现数量较多的鲜红色结节,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2~5cm,稍高出皮肤,皮肤表面光滑,有时发亮,有疼痛及压痛.一般在小腿伸侧,也可累及4肢、臀部等处,大都在3~6周左右结节由硬变软,颜色由鲜红转为蓝红色,青黑色,最后带褐色色素沉着,不破溃而消失.血沉增快,白细胞增高,蛋白电泳显示α2及γ球蛋白增高.
诊断检查
注意应与硬红斑、变应性血管炎相鉴别.血常规、血沉、抗“O”测定,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作结核菌素试验及皮肤活体组织检查.
治疗方案
1、去除病因
如停用可疑药物,使用抗生素等.
2、内用药
一般可用乙酰水杨酸、炎痛喜康或抗组胺药,亦可内服5%碘化钾溶液10ml,3/d.必要时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3、中药
治以清热凉血化瘀,可用丹参注射液、凉血4物汤、清瘟败毒散、小金丹或毛冬青冲剂等.
4、护理
(1)按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
(2)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并注意垫高患肢.
疾病预防
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某些患有全身性疾病的男性患者(如白塞氏病)也可有结节性红斑的表现,一般以秋冬寒冷季节发病为多.预防本病应注意避免外界风、湿、寒、热、邪气的侵袭,患病者应适当休息,抬高肢体以减轻局部水肿.不要抽烟饮酒.
结节性红斑的饮食治疗
结节性红斑以双胫对称发生梅核大小疼痛性结节为主要症状.发病之初多有发热及关节痛.皮损常突然发生,小若梅李,大似红枣,少则数个,多达数十.对称出生,绕胚而发,尤以胫前居多.如瓜藤所缠,微隆皮面,皮肤紧绷周围肿胀,触之灼热而疼痛.其色由鲜红渐为紫红最后变为黄色,自行消退.结节可持续数天或数周,缓慢消退,多无溃疡,不会留疤痕,但可反复发生.
结节性红斑中医称之为瓜藤缠,从中医辩证来讲其病机病因为湿邪粘腻停滞,郁久化热,湿热蕴结于肌腠脉络,湿热下注,气滞血瘀,经络阻塞,顽湿聚结而发病;或饮食不节,脾虚湿盛,气血运行不畅,再加外感风寒湿邪,寒凝血脉形成气滞血瘀,经络阻塞而发病.脾喜燥恶湿,主运化水谷精微统摄血液,为气、血、精、津液生化之源被称为后天之本.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舌为心之苗,进行清心火祛脾热之毒,既可治标更在治本.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通则不痛.根据结节性红斑患者的症状和病因,活血化瘀是常用不可缺少的另一个重要治疗原则.
结节性红斑的饮食疗法中,常见中药方:
加味利湿化瘀饮
【验方/偏方类别】偏方属皮肤科
【组方】当归9克,丹参9克,土贝母9克,白芍9克,赤芍9克,元参12克,夏枯草9克,紫草9克,生地12克,白术9克,黄柏9克,牛膝9克,茜草9克.
【制作方法】用水煎服即可.
【用法】每日一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佐以养阴.
【来源】赵炳南中医师经验方.
结节性红斑的食疗,结节性红斑的饮食疗法
温馨提示:
避免劳累及过度紧张;忌食辛辣厚味,血腥发物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