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自去年农历八月十七做了胸壁结核病灶摘除手术。术后在医院住了十三天院后,刀品愈合出院,但需要换药,于10月31日发现刀口红肿,到镇医院检查,起了线结反应,便打一刀口清除里面的脓血,过了一个星期左右,只有一个约1厘米大的口子里面大概有2厘米深的小洞,医生还说有豆腐渣状的分泌物。到原手术医院求诊,原住院医生说是结核性分泌物,只要换药一段时间就可以。而后在换药时加链霉素外敷。
在今年1月份又发现在刀口下约1厘米的地方又起了了脓包,到原手术医院求诊医生,医生说还要长熟点再打开来;回到换药的镇医院,医生先抽了些里面的积液去化验,结果医生说是结核性分泌物,便打开来清除里面的结核性分泌物。
就这样,两个口子一直换药到现在都不见好转。而我现在每天都坚持口服利福平三粒,异烟肼三粒,乙胺丁醇六粒分三次;而且换药也用链霉素药粉,。我想了解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我又应该怎么做?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促进刀口的痊愈?
温馨提示:
防止过度劳累。好转期患者应从事轻一些的体力工作,做到劳逸结合,使疾病早日康复。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