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家宝宝月子里就有鹅口疮,用了很多方法也没好,四个月时就舌头发黑了,有人说这是真菌感染,火大,内热,结食造成的,我们用了很多冰硼散,现在宝宝都六个月了,也没见好转,宝宝不太爱喝水,有时两三天才大便一次,很胖,二十五斤了,其他方面也都正常,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鹅口疮即俗称的“雪口”,特点是在口腔粘膜上有散在的白色絮状物分泌,有如豆腐渣,有时可以拭去.最重要的是要预防,而预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卫生,如果孩子是吃奶粉的,请对奶瓶进行煮沸消毒,而如果孩子是母乳喂养的,那就请乳母注意个人卫生.鹅口疮是真菌感染,可能是机会感染所致,临床上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当然也见于不少卫生工作做得不够好的孩子,其症状是口腔粘膜上有豆腐渣样的白色絮状物,有些可以拭去.治疗上可以用制霉素片研粉混匀于水后涂搽,最好在两次喂奶的中间进行,目的是避免吃奶后搽会刺激呕吐,吃奶前搽则吃奶时就会把药吞了进去,这样就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等这些白色絮状物消失后,还要继续搽一周,这样可以巩固疗效.孩子的大便次数没有个一定的数,只要大便软,是有规律的,就算每天5、6次,或是每两、3天一次软便,都是正常的,那是因为孩子的个体体质不同所致,但前提是孩子吃得好、睡得好、玩得活泼,体重能正常增重.但出现便秘的孩子有可能是进食不足,也有可能是消化吸收的功能强,也有可能是因为肠蠕动缓慢,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但如果孩子原来每天都解大便,现在突然两天都不解大便了,那肯定是不正常的,已经属于便秘.如果是进食不足,孩子经常在吸空乳房后还会哭闹,或吸吮的时间较长而不肯放开,如果给她喂些奶粉就停止哭闹的话,那就可以肯定了.而进食不足常见于母乳喂养儿.如果大便里伴有黄白色的奶瓣,提示孩子消化不良了,除要给孩子喂些消化水帮助一下外,如果孩子是母乳喂养的,请乳母不要吃过于肥腻的食物,饮食宜清淡、有营养易消化为主.如果孩子是吃奶粉的,那就考虑是酪蛋白与钙、镁离子结合而形成干结的粪块所致.可以在餐间给孩子适量喂些温开水.如果大便是软的,可以喂吗叮啉以促进胃肠蠕动,每天每公斤体重0点3克,一日分3次服,最好在进食前十5至3十分钟服药.也可以试用中成药“4磨汤”冲剂.另外,如果孩子存在着“气虚”(面色苍白),也可能出现便秘的情况的,可以试用人参片两片,用刚煮开的开水一杯放在保暖瓶里焗3、4小时,然后分多次用这泡过人参片的开水给孩子服,会有帮助的.如果孩子是母乳喂养的,一般孩子的胃肠有问题首先要“问责”于乳母.估计乳母在孩子出现大便少之前或期间,进食过容易上火的东西,或者是怕身体虚而进补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建议乳母吃点凉茶以清一清,如夏桑菊就好.如果乳母的消化功能、大便也不好,建议乳母的饮食要以易消化、有营养、清淡为主,并口服培菲康、常乐康等益生菌制剂以调节肠道的菌群平衡,对孩子的恢复会有帮助的.
病情分析:
鹅口疮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属于急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真菌感染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口腔内颊黏膜、舌、上下唇内侧黏膜甚至到咽部呈片状或点状的白膜,不易拭掉。重症患儿会有哭闹、拒食伴轻度发热的症状。
指导意见:
孩子感染鹅口疮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诊后的治疗很简单,用干净纱布和棉签局部涂擦浓度为1%-2%的碳酸氢钠,2-3小时轻轻擦洗一次,以保持口腔的碱性环境,一般几天就能好转,严重的可以加制霉菌素等抗真菌药物。但家长一定要注意消毒,像奶嘴、汤匙、牙胶、常用玩具等,都应该煮沸或用开水烫过再给孩子使用。哺乳之前应好好清洁乳头,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碳酸氢钠清洗乳头。孩子的贴身照顾者有真菌病也要好好治疗,以减少感染机会。
温馨提示:
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