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你好!我小孩今年7岁了, 在2006年4月5日因发烧不退后被确诊为川崎病,刚发烧的时候在门诊看了四天还没有退烧,后到东莞市人民医院住院被确诊为川崎病.彩色超声心动图测量结果:主动脉19mm 左室后壁6mm
左心房24m m 肺动脉15mm
室间隔 7mm 右心房24mm
左心室38mm 右心室23mm
左心室收缩功能测定:左室舒张未期容量(EDV)61.5mL 射血分数(EF)65%
左室舒张未期容量 (ESV)21.6mL 短轴缩短率(FS)35%
每博输出量 (SV)39.8mL
每分输出量 (CO) /L
描述:心脏及大血管位置正常.
各房室腔大小正常,主动脉内径不增宽,左\右冠状动脉起源正常,主干内径分别
约5.4mm,管壁欠光滑.各瓣膜结构正常,启闭良好.房室间隔连续性佳,未见回声
失落.左室壁不增厚,室壁运动增强.
结论:主肺动脉不增宽,未见动脉导管未闭征象.彩色Dopple及PD未见异常分流及返流.
左右冠 状动脉主干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扩张.
住院10天出院,一个星期后转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复查即2006年4月25日.
B型超声切面显像报告单检查部位:LVEF64% LVFS35%
声像图所见:RV 12.1 LVDd 40.8 LVDs 27.5 RVOT 20.4
Vmax AO 17.9 LA 21.9 MPA 19.4
PV 0.8
左房室增大,IVS与LVPW呈逆向运动,室壁厚度及活动正常.
AV 0.84
心脏及大血管内未探及异常彩流及湍流.
TV 0.73
TV-RA侧见返流,A:2.03c㎡,估测RVSP:25mmHg;
MV 0.87
MV-LA侧见返流,A:2.0c㎡;余瓣膜反射活动正常;
LRCA巨瘤形成;
LCA开口:6.4,距开口5.9处见瘤体形成,大小:18.9×14mm(长×宽),
远端可见扩张,距开口3.6处见瘤体形成,大小:41.5×8mm:
IASIVSAOA完整.
B型超声诊断:L\RCA巨瘤形成(以LCA明显)
然后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0天出院.一直以来长期服药治疗.半年后又复查即2006年10月12日.超声心动图报告:
心腔及大血管内径(单位:mm)
右房:23.3 右室:25.6 右室流出道:19 主动脉:18.7
左房:23.9 左室舒张末:47 左室收缩末:35 主动脉:18
瓣口血流速度(单位:m/s)
肺动脉瓣:0.73 主动脉瓣:1.09 三尖瓣:0.68 二尖瓣:0.86
降主动脉;
心功能测定
LVEF:59% FS:26%
超声描述 心脏节段:心脏左位,心房正位,心室右袢,主动脉正位.
心房与静脉回流:体静脉回流入右房,肺静脉回流入左房.左房增大,
房间隔完整.
房室连接:三尖瓣返流面积:1.03cm2,二尖瓣返流面积:0.76cm2.
心室:右心室结构入功能正常,左室增大,室间隔完整,心尖部心肌搏动稍
低平.
心室与大动脉连接:肺动脉瓣形态入功能正常,主动脉瓣形态入功能正常.
大动脉:主肺动脉正常,主动脉正常,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完整.
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内径3.5mm,距离开口7.6mm处呈瘤样扩张,大小21.6
×14mm,内见低回声光团;右冠状动脉内径2.6mm,距离开口4.3mm处呈瘤样
扩张,大小6.1×7.5mm,内见低回声光团.
心包:未见液性暗区.
心功能测定:
左室STI 0.3 右室STI 0.3
超声提示 左\右冠状动脉瘤,瘤内血栓形成
左室收缩功能稍减退
心血管影像诊断报告:
主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多体位造影示LAD近段\RCA近段及中段瘤样扩张,扩张后均见狭窄,近闭
塞.LCX管壁不整,近中段增宽.左冠状动脉见侧支到右冠状动脉;右冠状
动脉见侧支到左冠状动脉.
意见;冠状动脉病变,符合川崎氏病.
心脏三维重建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
影像学表现: 右冠脉发自右侧冠脉窦,左冠脉发自左侧冠脉窦.平扫未见管壁钙化.右侧冠
脉主干见4个局限性囊样扩张区,最宽处直径约为6mm.左侧冠脉前降支近段
亦见至少4个局限性囊样扩张区,宽径约为5mm,中远段未见显示.左旋支近
段亦见一囊样扩张区.心脏增大,左心室腔明显扩大,增强后扫描左心室前壁
及心尖部密度减低.
影像学诊断:1.冠脉多发动脉瘤形成,符合川崎病.
2.左心室前壁及心尖部心肌梗塞.
再次住院治疗30天,出院后长期服药治疗.到2007年6月11日复查超声心动图报告如下:
心腔及大血管内径(单位:mm)
心房:29 右室;23.4 右室流出道;16.5 主肺动脉;18.3
左房:24.2 左室舒张末:51 左室收缩末:37 主动脉:19.2
瓣口血流速度(单位:m/s)
肺动脉瓣:0.93 主动脉瓣:0.8 三尖瓣:0.4 二尖瓣:1.0
降主动脉:1.2
心功能测定
LVEF:62% FS:27%
超声描述 心脏节段:心脏左位,心房正位,心室右袢,主动脉正位.
心房与静脉回流:上下腔静脉回流入右房,左右肺静脉回流入左房.右房大
小正常,左房增大,房间隔完整.
房室连接:二尖瓣形态正常,可控及返流,面积2.2cm2,三尖瓣形态及功能正
常.
心室:右室结构正常,左室增大,室间隔完整.
心室与大动脉连接:肺动脉瓣形态及功能正常;主动脉瓣形态及功能正常.
大动脉:主肺动脉正常,主动脉正常,主动脉弓完整,降主动脉正常.
冠状动脉:左右冠状动脉起源走向正常,左冠状动脉开口内径3.3mm,远端
扩张内径6.9mm,前降支内膜欠光滑,可见点状强光斑回声;右冠状动脉开口内
径3.8mm,远端扩张6.3mm.
心包:未见积液.
超声提示 左右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左房左室增大
二尖瓣返流(轻度)
直到现在2008年4月7日复查超声心动图报告如下:
心腔及大血管内径(单位:mm)
右房:28.6 右室:26.6 右室流出道:17.7 主肺动脉:20.3
左房:25.7 左室舒张末:50 左室收缩末:38 主动脉:18.2
瓣口血流速度(单位:m/s)
肺动脉瓣:0.86 主动脉瓣:1.0 三尖瓣:0.59 二尖瓣:1.0
降主动脉:1.0
心功能测定
LVEF:47% FS:28%
超声描述 心脏节段:
心脏左位,心房正位,心室右袢,主动脉正位.
心房与静脉回流:
上下腔静脉回流入右房,左右肺静脉回流入左房.右房大小正常,左房增大,
房间隔完整.
心室:
右室结构正常,左室球形增大,室壁运动明显减弱,室间隔完整.
心室与大动脉连接:
肺动脉瓣形态及功能正常;主动脉瓣形态及功能正常.
大动脉:
主肺动脉正常,主动脉正常,主动脉弓完整,降主动脉正常.
冠状动脉:
左右冠状动脉起源走向正常,左冠状动脉开口内径3.9mm,远端扩张内径6.9
mm,内膜欠光滑,可见点状强光斑回声;右冠状动脉开口内径4.6mm,远端扩张
6.3mm.
心包:未见积液.
超声提示 左右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左房左室增大
二尖瓣返流(轻度)
左室收缩功能减退
胸片正侧位放射常规照片
影像学表现:
双肺纹理清楚,肺野未见实变.心影增大,C/T约为0.56,肺门不大,结构清楚,纵隔影增宽.双隔光整,肋膈角锐利.胸廓对称,肋骨,锁骨未见异常.
以上复查是这整个病情的报告,请问如何治疗呢?直到现在都有长期服药的.请问以上病情能否通过手术解决?解决病情的程序及方案如何?手术成功率有多大?手术有无后遗症?费用多少?
联系电话:
解决病情的程序及方案如何?手术成功率有多大?手术有无后遗症?到底能不能够做这手术是关键?
指导意见:
你好,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是以皮肤粘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多数情况下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可用阿司匹林,治疗中应经常进行心电图检查和二维超声心动图追踪,必要可做冠状动脉造影。阿司匹林疗程根据临床病程而定,一般宜服数月;如有冠状动脉瘤发生,则治疗应持续至冠状动脉瘤消退。有发生冠状动脉瘤的高危病人,在应用阿司匹林的同时,尚可予γ-球蛋白每日40mg/kg,连续5日。
温馨提示:
保证患者充分休息,避免劳累及情绪激动。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