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病理上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其病理特征为光镜下弥漫性肾小球系膜增生伴基质增多为其特征性改变,早期以系膜细胞增生为主,后期系膜基质增多,全部肾小球的所有小叶受累程度一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及基底膜正常,当系膜重度增生时,有时可见节段性系膜长入基底膜与内皮间的插入现象,有时可伴有肾小球节段性硬化及球囊粘连.电镜观察可见系膜及基质增生,重症病例可见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重症病例尚可见节段性系膜插入,肾小球基底膜基本正常,约1/4~1/2病例可在系膜区见到少量稀疏的细颗粒状和云雾状的电子致密物.免疫病理表现分如下4类:①以IgM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及C3沉积者;②以IgG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及C3沉积者;③仅补体C3沉积者(注:上述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均呈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有时也同时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④免疫病理检查阴性者. <BR><BR>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BR>本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常隐袭起病,但在我国有前驱感染史者也较常见.其主要临床表现及特点为: <BR>(1)临床表现多样性,可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或(和)血尿,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具体表现请分阅本书之相关问答. <BR>(2)血尿发生率较高,约70% ~90%病例有血尿,多为镜下血尿,约30%病例为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 <BR>(3)蛋白尿多呈非选择性. <BR>(4)约30%的病例出现轻度高血压;20%的病例出现肾功能减退;少数患者IgM升高,IgG正常或减低. <BR><BR>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R>其治疗可按微小病变性肾病使用激素的治疗方案进行,但疗程要稍为延长,以便获得较好疗效.对激素无效,或部分缓解的病人,宜加用细胞毒药物. <BR><BR>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 <BR>决定本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肾小球病理改变的程度,病理改变轻者预后较好,反之较差.在临床上,本病约50%以上的病人用激素治疗后可获得完全缓解,其远期预后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对标准激素疗程治疗无效的病人,常为病理损害较重者,其预后多数不好,迟早会出现较严重的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BR>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