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调理十分重要.俗话说,有病三分治,七分养,就是强调养病的重要性.乳腺癌术后,医院及家庭肯定会给予病人很好的治疗及护理,乳腺癌患者本人也不要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做一些努力.患者的积极配合,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BR><BR>首先,乳腺癌患者本人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当然,患了癌症是一件痛苦的事,这是可以理解的.手术后,以失去一侧乳房作为代价去换取生命,但亦不知这生命能维持多久,对于每一名热爱生命的女性都势必是一次致命的打击.但是,要挺住!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走过去,前面可能是春天!有时,坚强的信念是会创造奇迹的.而且,对于那些病期较早,术中尚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更有理由充满信心,因为这样的病例通常预后是相当好的,术后5年以上生存率常可达90%以上,相当一些患者可以术后无瘤或带瘤生存10~20年,其中有些患者可以无瘤生存20年以上,即已获临床治愈.所以患者不应沮丧,要打起精神,为下一步的治疗做好充分的心理及生理准备. <BR><BR>解决了思想问题后,应争取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时期,配合医疗及护理,尽快恢复体力,准备接受放,化疗或其他治疗.尽可能地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并进行术后身体锻炼.在进行术后放,化疗期间,减少外出,适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冒,能食则食.无论接受何种治疗,只要条件允许,尽可能坚持做完规定的疗程,不要半途而废. <BR><BR>在乳腺癌临床缓解期,经医生同意,可做适当的轻工作.积极投身社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对疾病的康复是有益的.只是注意不要过于劳累,要随时根据身体情况调整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BR><BR>另外,应体谅自己的家属,他们的痛苦和承受的压力并不亚于患者本人,不要无端地烦恼生事,那样不仅使家属更痛苦,而且不良的情绪对病情也十分不利.正常平和的心态是最终使疾病获得痊愈的前提和基本保证. <BR><BR>乳腺癌手术患者出院时,伤口一般已经完全愈合,这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复发问题.切不可因做了手术就以为万事大吉了,乳腺癌和其他肿瘤一样,仍有复发的可能.局部复发多在术后2年内,其中约40%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因此,在术后半年内应每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以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同时患者还可进行自我检查,经常触摸患侧胸壁,对侧乳房,双侧腋窝及锁骨上窝等部位,若发现有可疑的肿块,则应立即到医院检查.两年以后复发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这时可每隔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以防远处转移.为了防止复发,有时医生还开一些抗癌药物,患者除按时服用外,更要定期复查.这时的复查除了预防肿瘤复发,还要检查这些药物是否对身体产生了副作用,并及时调整用药种类及剂量. <BR><BR>其次是功能锻炼问题.由于乳癌手术范围较大,局部皮肤,皮下脂肪,血,神经,淋巴管以及肌肉等都会有不同程序的损伤,从而影响患侧上肢的活动,甚至出现胸廓畸型.要预防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方法很多,也比较简便.一般手术后一周左右就应开始活动上肢,先使患侧手臂逐渐上举,开始时由于疼痛致使活动度很小,但不要着急,要坚持天天练习.当患侧手臂可以触到同侧耳朵时,可练习用患侧手臂梳头,先从患侧梳起,逐渐梳向对侧,直到可以触到对侧耳朵.另外还可将患侧手臂背后逐渐向上摸,直到能摸到对侧肩胛骨.同时还可做些扩胸运动,使患侧胸廊及肩关节得到适当的运动.由于手术中患侧淋巴结被清扫,许多毛细淋巴管,血管被损伤,可能会影响上肢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使患侧上肢肿胀而影响活动.预防这一点,除要抬高手臂外,还应适当活动上肢,这样可以使肌肉收缩,以促进血液,淋巴液的回流.若出现了上肢肿胀,则应尽量避免在患肢注射或静脉穿刺输液等.总之,只要及时并坚持锻炼,患侧手臂功能是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 <BR>
早期,中期都可以手术,但是如果晚期转移到其他部位,就没有必要手术切除了.所谓根治手术目的就是为了“全部切除肿块”.如果切不干净,就不如不切.但“全部切除肿块”只是一厢情愿.实际上即使是早期乳腺癌,全身仍有微小病灶播散.所以,无论是有没有做根治手术,都可以化疗.一般采用CAF化疗方案.化疗的前提是病人能够耐受化疗.如果身体状况已经很差,那么化疗只会加速病人死亡.除了化疗和手术,还可以考虑“三苯氧胺”治疗.它是一种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