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是不完善的,而且皮下脂肪薄,保温能力差,加上散热快,体温常常不稳定.特别是在初生时,新生儿从温度恒定的母体来到温度较低的体外,体温往往要下降2℃左右,以后可逐渐回升,一般12~24小时内稳定在36~37℃之间.</P>
<P>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情况是:新生儿出生后第2~4天,体温可很快上升到39~40℃,往往可持续几个小时,多则可达到一,2天,医学上称作“脱水热”或“一次性发热”,这可能是室温过高,包裹太厚,新生儿通过增加皮肤水分来蒸发散热,如果水分不足,可使得血液浓缩,体温骤然升高. <BR><BR>新生儿体温容易波动. 小宝宝从母体一娩出,由于环境骤然变化,体温很快下降.头1~2小时内约下降2.5℃,以后体温逐渐回升,并波动在36~37℃.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未完善,调节功能差,体温不易稳定,寒冷反应与成人不同.受凉时,新生儿没有颤抖反应,而只是依赖一种称为棕色脂肪的物质产热.新生儿的体表面积按体重比例计算较大,而且皮下脂肪较薄,所以很容易散热,加上新生儿汗腺发育又不好,排汗功能也差,所以环境温度过高,或者因为怕冻着过度保暖,又未供给足够水分,可使小儿体温升高;反之,环境温度低,小儿体温又下降.</P>
<P>新生儿口腔狭小且不能配合,所以口表绝对禁用.一般测颈温,腋温来了解孩子的体温变化.肛门测温较麻烦,平时少用,但当孩子有病,皮肤温度不能反映真实体温时,就必须用肛表测直肠温度.</P>
<P>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BR><BR>颈部测温:将体温表横置于颈部皮肤褶缝间,使皮肤夹住体温表的感应端,至少夹持5分钟,能夹10分钟最好,该处测温最简便,不必解衣.缺点是体温表不易固定,颈部皮肤温度易受室温干扰,故该处正常体温偏低为36.3℃. <BR><BR>腋下测温:把体温表感应端放在一侧腋窝正中用上臂紧夹即可,至少夹持5分钟.该处测温也较方便,只需稍为解松一些衣服即可,其所得结果的正确性较颈部为高,受室温干扰少,与口腔测温相接近,并不需要加0.5℃. <BR><BR>肛门测温:先将肛门体温表的水银感应头蘸食物油或甘油少许,分开臀沟后插入肛门3~5厘米,3分钟即可.该处测温虽较麻烦,但最正确,故有病时应用肛门测温为好,正常体温与口腔测温相接近,不必减0.5℃.<BR></P>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