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儿子长流黄脓鼻涕经常头疼医生说是鼻窦炎就开的消炎药吃着也没效果请问吃什么药管用谢谢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没针对治疗过没有遗传病和过敏史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知道怎样才能治好
病情分析:
可选用口服的中成药,胆香鼻炎片,鼻渊丸,局部治疗用麻黄素生理盐水或者滴鼻净
指导意见:
每天坚持跑步,有时间用盐水洗洗鼻子,在鼻塞刚刚出现的时候,吃点金嗓子喉宝,在鼻孔附近涂点清凉油,也会很快缓解症状
病情分析:
鼻窦炎是一常见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者较多见,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之后,但牙源性上颌窦炎可慢性起病,部分筛窦炎亦有开始即呈慢性者。急性鼻窦炎多发生在一个鼻窦,慢性鼻窦炎则可累及两个以上,甚至一侧或两侧所有的鼻窦。中医学称为“鼻渊”。
指导意见:
(一)中药冶疗1.鼻流多量黄白粘涕,伴发热恶寒,口干,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滑数或浮数者,为肺经风热。宜疏风清热,芳香通窍。用苍耳子散加减:苍耳子10克、辛夷花10克、白芷15克、薄荷6克、黄芩10克、玄参15克、菊花10克、连翘10克、葛根15克。2.鼻涕黄浊粘稠如脓,有臭味,伴发热、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耳聋、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者,为胆府郁热。宜清泄郁热,利湿通窍。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克山栀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生地20克、车前子10克、(包煎)泽泻10克、当归10克、木香10克、甘草3克、连翘20克、苍耳子10克。3.鼻流黄浊量多,涓涓长流,头重胀而痛、肢体困倦,食欲不振,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者,为脾经湿热。宜清脾泻热,利湿祛浊。方用加味四苓散(经验方):猪苓15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可加苍耳子10克、连翘30克、黄芩10克、白蔻仁6克、霍香6克。4.鼻涕粘白而量多,无臭味,每遇风冷则加重,伴自汗恶风,气短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者,为肺气虚寒。宜温补肺气,疏散风寒。用温肺止流丹加减:人参10克、荆芥10克、细辛3克、诃子6克、甘草3克、桔梗10克、鱼脑骨10克、黄芪10克、防风10克、丁香6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苍耳子10克。5.鼻涕粘白或粘黄而量多,无臭昧,头重眩晕,肢倦乏力,食少腹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簿白,脉缓弱者,为脾气虚弱。宜健脾益气,清利湿浊。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扁豆10克、山药15克、砂仁6克、苡仁10克、莲肉10克、辛夷花10克、苍耳子10克、黄芪10克、泽泻10克、白芷10克。(二)外治1.滴鼻:滴鼻灵、21%牡丹皮液,每天滴鼻3~4次,每侧鼻腔滴l~2滴。或蜂蜜清汁加冰片少许,滴鼻,每日2~3次。2.吹鼻:冰连散(黄连、辛夷花、冰片),鱼脑石散(鱼脑石、辛夷花、细辛、冰片)吹鼻,每日3~4次。3.塞鼻或涂鼻:孩儿茶60克、鹅不食草30克、冰片15克,共研末用香油调成稠浆,涂鼻或塞于鼻中,每日2~3次。或儿茶研细面用香油调成膏涂于鼻内,每日1~2次。4.穴位注射:取肺俞穴,注入鱼腥草注射液0.5毫升每周二次。5.鼻窦穿刺冲洗灌注法:适用于上颌窦炎。方法:按常规进行上颌窦穿刺,冲洗出窦内积脓,并尽量排清窦内积液,偏热者注入鱼腥草液2~3毫升;偏寒者注入鼻窦灌注液(黄芪10克、淫羊藿10克、桂枝6克、当归10克、辛夷10克、白芷10克、薄荷6克、野菊花10克、栀子10克,水煎,过滤,浓缩。)每周二次。(三)针刺疗法取穴:迎香、印堂、太阳、合谷、风池、上星、百会、足三里。每次取2~3穴,偏实者,强刺激;偏虚者,用补法。留针10~15分钟。一天一次,7~10天为一疗程。鼻窦炎家庭护理要点急性期应给予适当抗生素治疗,避免形成慢性鼻窦炎。2.在全身症状发作期间,应注意休息。3.头痛厉害时可内服止痛片减轻症状保障休息。4.应用鼻部血管收缩剂1%麻黄素和消炎药,改善鼻腔通气,利于鼻窦内分泌物引流和杀菌消炎。5.如鼻窦内分泌物引流不畅,症状加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做诊断及治疗。6.滴鼻药使用之前,应先揍除鼻内分泌物。每次应先滴血管收缩药,然后再滴抗生素。7.要坚持治疗,在症状完全消失后再停药,以免使急性鼻窦炎转为慢性。而反复发病。慢性鼻窦炎常有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夜间加剧,以至于睡眠时只能张口呼吸。鼻涕多而粘稠,有时呈黄脓状,不易擤出;有时可引起咽喉部异物感、咽痛、咽痒、咳嗽等。病人还可有头痛,表现为晨起轻午后重,或晨起重午后轻,也可以是整天头痛。
温馨提示:
宜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摄取维生素C和生物类黄酮。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