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于肝脏的良性肿瘤中,以肝海绵状血管瘤钙化多见,分隔瘤体的纤维隔和小血管可发生钙化,呈斑点状或条带
状.原发性肝癌钙化罕见,发生率仅为0.36%~1.2%,多见于纤维板层样肝细胞癌和肝母细胞瘤,前者多见天青少年,后者多为5岁以下儿童,钙化灶出现
于肿瘤内部,呈星状或结节状.肝内转移瘤钙化灶是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肝脏形成的癌灶,多见于直径3cmc以上的病灶,小于2cm者较少钙化,钙化可
分布于肿块中心或周边,有的分布于整个病灶中,转移瘤的B超图像的典型表现为“牛眼”征,即边缘为低回声中心为高回声.转移瘤的CT表现也是多种表现,呈
砂粒样钙化,不规则斑片状或斑点状钙化.总之,转移瘤的钙化灶的分布和形态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怀疑为肝内转移瘤钙化灶者,首先要考虑大肠癌转移,其次为乳
腺癌,胃癌,甲状腺癌,卵巢癌,肺癌,平滑肌肉癌,胰岛细胞瘤,骨肉瘤和黑色素瘤等转移,因此要积极寻找原发癌灶.肿瘤钙化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可能与营
养性钙化,即肿瘤因出血或缺血变性坏死而引起或肿瘤本身分泌一些物质如糖蛋白和粘多粮导致钙化有关,肝内转移瘤钙化常常伴有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能肿瘤钙化
会加速肿瘤细胞的死亡.钙化的肿瘤细胞是必然死亡的细胞,因此,肿瘤伴有钙化常提示预后较好.但是,钙化灶不能作为诊断原发还是继发性肿瘤的依据,更无法
鉴别其良恶性,应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和辅助检查等多方面资料,必要时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以获得组织学诊断结果.
肝脏寄生虫病也可以出现钙化,常见有肝包虫病和肝血吸虫病,前者多见于牧民,后者多为疫区的农民和渔民.肝包虫病肝脏的病灶是无数小囊泡集而成,呈弥漫浸
润生长,与正常肝组织界限不清楚,囊璧有钙盐沉积.在B超图像上呈囊肿伴有声影的强回声,CT表现为病灶边缘模糊不规则,可见广泛颗粒或不定形钙化,病灶
中心部可发生液化坏死,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大量的钙化和浸润灶中大小不等的囊状低密度区是特征性CT征象.肝血吸虫病的B超和CT图像随感染程度不同呈
现多种表现,特征性图像为肝包膜钙化,肝实质的间隔样钙化,共同围成“地图肝”或“龟背样”表现.肝内慢性炎症以肝结核和肝脓肿多见,少见于霉菌病,布鲁
菌病,门静脉血栓形成和结节性病.这类钙化灶缺乏特征性B超和CT图像,难于与原发性肝癌和肝内转移瘤鉴别.但是,X线平片的诊断很大,平片上50%肝区
见均匀弥散于肝左右两叶的钙化灶,90%大小为8~12mm,个别融合性钙化灶可达3~4cm,而且65%患者胸片上可见肺结核征象.肝脓肿钙化多发在愈
合期,发生于囊璧或病灶边缘,甚至在肝脓肿愈合后十多年B超或CT检查仍显示较完整钙化环,并清晰地勾画出原始脓肿的大小和形态.肝脏创伤愈合过程中组织
纤维化,形成瘢痕,钙盐沉积形成.
总之,对肝内钙化灶不必盲目害怕和恐惧,首先要排除肝脏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继而要区分肝脏感染和炎症,最重要的是应该到正规的肝胆外科或普通外科进行诊疗,只有明确病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