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像乙肝这类慢性疾病,病程通常较长,而且病程较反反复复.迁延的病情不仅是对患者健康的蚕食,同时更是对患者与疾病作斗
争的毅力与恒心的考验.要赢得这场斗争的最终胜利,需要医患双方互动--医护人员科学合理的治疗护理,患者坚持不懈的自我调节.只有双方劲往一处使,才能
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肝病三分治七分养.乙肝调理包括饮食起居,情绪以及药物诸方面,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低脂饮食,起居有节,不过度劳累,心胸豁达等都是乙肝患者的养
病之道.此外,合理的药物调理也相当重要.乙肝病情稳定期不宜继续抗病毒,而当以调养为主,选用中药比较理想.以乙肝宁为例,方由茵陈,丹参,丹皮,党
参,白术等组成,能健脾化湿,活血散结.它一方面可清除残余炎症,另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受损肝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防止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
生.总之,只有调治结合,综合调理,方可全面保护肝脏.
1.饮食调理知多少:饮食宜多样化.
肝炎患者不必强调忌口,饮食原则是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免疫物质的"原料",适当吃一些禽蛋,牛奶,豆浆,瘦肉,鱼
汤,有利于受损的肝细胞修复,生长,更新,可缩短病程,减少肝炎慢性化概率;同时要多吃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注意保持体重,防止因过胖而并发脂肪肝.肝
炎患者还要特别注意不要吃糖过多,因为人体三大代谢主要依靠肝脏,如果患肝病后还服食大量糖分,必然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诱发糖尿病.此外得了肝炎以后,平
时应该禁酒,也不要喝含酒精的饮料,忌服损害肝脏的药物,对一些常见病,如感冒,咳嗽等,服用中草药或中成药为宜.
2.控制情绪亦重要:肝炎患者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反应,只要调节正常,就
不会导致疾病.若存在强烈或者长期的七情刺激,就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使脏腑气血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疾病的产生或者加重.因为"肝主怒",所以肝病
患者多急躁易怒,而慢性乙肝患者因长期患病,精神压力大,情绪很不稳定,这就特别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分顾虑疾病本身的危害,否则整天闷闷不乐,
会影响睡眠和食欲,甚至加重病情.总之,良好的心情对肝炎患者病情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3.运动适量应牢记:一般来讲,甲型肝炎或戊型肝炎病人,治愈半年以上者可以参加剧烈活动.而乙型肝炎病人,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也不能认为已经痊
愈,必须要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后,才是完全治愈.这时亦应注意活动量,剧烈的活动如打球,参加体育比赛等,应尽量避免,在随访两年以上无变化者,才可如正
常人一样活动.而在肝炎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活动期,减少体力消耗,降低肝脏负荷,增加肝脏血流量是治疗的关键.进入恢复期,休息原则是:动静结合,适当运
动.如进行户外散步,日光浴,太极拳等.运动量应逐渐增加,以不疲劳为度.患者应每天保持10小时以上的休息,餐后原则上应卧床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
乙肝病人宜安排什么样的饮食?
饮食安排是否恰当,对乙肝的恢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营养也是一项积极的治疗措施,这是因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那么,乙肝病人宜选择什么样的饮食呢?
1. 饮食宜清淡:宜多进食新鲜蔬菜,如青菜,芹菜,菠菜,黄瓜,西红柿等;多吃水果,如苹果,生梨,香蕉,葡萄,柑橘等.
2.
食物要富含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乙肝病人一旦病情好转,即应逐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并选用优质蛋白质和营养价值较高
的食物,以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这类食物有牛奶,鸡蛋,鱼,精瘦肉,豆制品等.一般而言,成人以每天摄入蛋白质1-1.5克/千克体重为宜.
3. 补充微量元素:乙肝病人体内往往缺乏锌,锰,硒等微量元素,部分病人还缺乏钙,磷,铁等矿物质.因此宜补充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海藻,牡蛎,香菇,芝麻,大枣,杞子等.
肝病患者不宜多吃的食品有哪些?
肝炎患者不宜多食用的是罐头食品,油炸及油煎食物,方便面和香肠.罐头食物中的防腐剂,食物色素等会加重肝脏代谢及解毒功能的负担.油炸,油煎属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容易引起吸收不良性脂肪写.反复煎炸的食物油中会有致癌物质,对防止肝炎发展为肝癌是不利的.
味精是调味品,肝病患者一次用量较多或经常超量服用,可出现短暂头痛,心慌恶心等症状.
各种甜食不宜多吃.糖容易发酵,加重胃肠胀气,易转化为脂肪,加速肝脏对脂肪的贮存,促进脂肪肝的发生.
少食用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吃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可使脂肪较易积聚肝脏,影响肝细胞的功能
温馨提示: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