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白天咳嗽的不多,但是很剧烈,晚上咳嗽的厉害,咳嗽的甚至呕吐
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3个多星期
目前一般情况:持续咳嗽
病史:以往没有过
以往诊断治疗经过及效果:打青霉素5天没能见效
不发烧,不感冒,就是不停的咳嗽
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夏天空调不要开得太低,最好只比外面低几度,28度左右较好.因忽冷忽热易感冒.慎用各种药物.病毒性感冒易致畸.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和水果,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多喝水,以利排毒,也利于痰液排除.保证睡眠,休息好.不要去人多的公共场所,远离二手烟.家中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选择合适的运动,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宝宝和妈妈一起快乐的成长!
气管炎是病毒或细菌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对支气管粘膜损害所造成的炎症,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化时.急性支气管炎一般起病较急,病程短,多在一周至三周好转,个别迁延不愈,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以老年人多发,50岁以上患病率为10-15%,亦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连续两年以上,每年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现象.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慢性支气管炎按病情进展可分为三期:
1,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2,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急性支气管炎多见于寒冷季节发病,因为受凉和过度疲劳可削弱呼吸道的生理性防御机能,使感染有发展的机会.健康成年人多半由腺病毒或流感病毒引起,儿童则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多见.病毒感染后抑制肺泡巨嗜细胞的吞噬和纤毛细胞的活力,使得细菌有入侵支气管的机会,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同时冷空气,粉尘,刺激气体等物理,化学刺激也易引起本病.急性支气管炎主要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液腺体肥大,分泌物增多,经过休息及药物瘟疲?字⑾?撕螅??堋⒅??苷衬さ慕峁辜肮δ芸苫指凑?!?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根据国内外病因调查及实验防治研究认为,它由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而致病,这些因素包括:感染,物理化学性刺激,气象因素,过敏及免疫功能降低等.
⑴感染: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常见的重要原因.支气管炎初起多因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这些病毒侵入支气管纤毛上皮细胞并在内大量繁殖,破坏粘膜和上皮细胞,使其失去保护作用,这使原来存在于呼吸道中的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等便有了致病作用.
⑵物理,化学性刺激:长期吸烟及空气被化学毒物,粉尘或有害的工业废气污染,对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损害了粘膜正常的清扫和防御功能,便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据普查统计,长年吸烟的比不吸烟的患的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率高2 .8倍,而且吸烟量越大,发病率越高.
⑶气象因素:寒冷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重要诱因.许多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冬季发病,主要是因为寒冷刺激可使纤毛运动减弱,气管痉挛,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使局部抵抗力降低而易受感染等.此外,寒冷使粘膜腺分泌增加,吸入气体湿化不足,痰液粘稠,呼吸道不畅,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诱发因素.
⑷过敏:特别是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过敏关系密切.如对尘埃,尘螨,真菌,寄生虫,花粉及化学气体过敏,便可使呼吸道粘膜水肿,充血和支气管痉挛而发生咳嗽和喘息.
⑸免疫功能下降:本病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这与老年人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的关系.老年人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性激素分泌减少,使呼吸道粘膜萎缩,肺组织储备能力降低,肺组织弹性减退.这些均是容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反复发作的原因.
支气管炎怎样用敷贴治疗?
(1)药物:硫黄粉50g,甘草50g,白芍20g,白术20g,白矾10g,热参总碱150g.制法:先将草,芍,术用水煎煮两次,煎液混合一起浓缩成稠膏,加入硫,矾烘干研末即得,最后加入热参总碱,混匀,备用.用法:先将脐用温水洗净擦干,取上药200mg敷于脐窝中,盖以软纸片,上用药棉,轻轻压紧,外以胶布固定,5~7天换药1次.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2)药物:二丑15g,大黄30g,槟榔8g,木香5g,轻粉少许.
制法:轻粉另研.余诸药均烘干,研为细末,过筛,加轻粉,调均匀,再研一遍,炼蜜调膏.
用法:敷神阙穴.用于支气管炎偏热者.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3)药物:白芥子3g,半夏3g,公丁香0.5g,麻黄5g,细辛2g,麝香少许.
制法:麝香另研,余共研细末,瓶贮备用.
用法:先将脐内放麝香,再放余药,隔姜灸,每次3~5壮,10天为1疗程.
温馨提示: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荤腥。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