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你好:你的问题没有说清楚的,.请在说明. 
                                                                          
                                          你好:我现在给你具体谈一下疥疮,你好明白点:疥疮是由人型疥螨寄生于人体皮肤表层内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皮肤病。本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染,也可经衣物间接传染,可在家庭或集体人群中流行。【病原学】疥螨俗称疥虫,是一种皮内寄生虫,种类很多。人的疥疮主要由人疥螨引起,疥虫分雌雄两种,雌虫约400μm长,肉眼刚可见到。成熟的雌虫为卵园形扁平体呈黄白色,它没有明确的头,但口突出体部前缘,常误认为头。它有四对足,各分5节,前2对末端有吸盘,后2对为长尾状硬毛。其腹部中央有产卵孔一个,躯干区的中央是肛门。雄虫比雌虫小一半,疥虫在温暖的皮肤上面爬行很快,1分钟走2.5cm。成熟雌虫在适当皮肤区,进入角质层藏在下面,用前两对爪凿遂道进入角质与颗粒层交界处,从该处细胞吸取营养。疥螨的生活史为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成熟雌虫每开凿隧道0.5-5mm,在遂道数小时内排第一个卵,每天可产卵40-50个。产卵同时也排出粪便,产完卵即死在遂道的盲端。雌虫平均生存6-8周。卵呈椭园形,色淡黄,壳很薄,约为雌虫体积的一半大小。卵在遂道中孵化3-4天后,形成幼虫,其形态与成虫相似。只有三对足。它可在遂道内保持1天。然后在皮肤表面移动,又很快凿遂道进入皮内,并在遂道中隐蔽和摄取食物,约3天多幼虫变为若虫,若虫已有四对足,可分雌雄,此时雌雄若虫在夜间于表皮进行交配,交配后雄虫大多死亡,雌性若虫交配2-20分钟钻入人的皮肤角质层内,不久即蜕皮变为成虫,然后在体内进行卵细胞受精,经2-3天即在遂道内产卵,一边前进一边产卵,以后雌虫死在遂道内。从产生的卵到长大为成虫约7-10天。疥螨的致病因素有2种,一是疥虫在皮肤角质层凿遂道所引起的皮肤机械性损害,二是疥虫分泌的毒素刺激使皮肤瘙痒。【发病机理】疥疮的发病,迟发性变态反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疥疮感染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测略可反映B细胞活性,感染期间IgA明显降低,IgG和IgM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恢复正常。疥疮患者血清中IgE水平比正常人明显增高,患者经治愈后,IgE水平随之降低。疥螨感染后所产生的IgE具有特异性,它与尘螨抗原无交叉性。Hoefling用免疫荧光技术发现患者的真皮血管壁有IgM和C3沉积,似皮肤血管炎表现,而真皮连接处有颗粒状IgM、IgG沉积,似红斑狼疮表现。Neste等在患者血清中检出有与补体C1q结合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又有人研究发现患者表皮中郎格罕细胞受损伤,其密度下降,树突减少或缩短或胞体增大,而且胞内出现空泡和线粒体嵴断裂现象。治疗一年的疥疮患者,常有对疥螨浸出物有超敏反应。结节性疥疮患者,抑制性T细胞调节B细胞功能有缺陷。疥疮的皮肤损害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①疥疮瘙痒性红色丘疹系疥螨钻入皮肤直接引起;②水疱或小脓疱的形成可能是疥螨或角层内的排泄物,作为一种致敏物使表皮和真皮毛细胞血管扩张渗出所致;③隧道系疥虫挖掘所致;④结节是机体对疥虫抗原发生超敏反应。【流行病学】疥疮流行病学一般认为30年为一周期,在一次流行的末尾至下次流行的起始的间隔为15年。而一次的流行大约15年。现代疥疮流行的原因尚不清楚,虽然贫困、不卫生、性关系混乱、错误的诊断、旅游的增加、人口增多以及生态学变化等可促进疥疮的发展,原因甚为复杂,当然此病由性关系传播在欧美是比较多的,在我国虽然说是可能的,但其他方式,如密切接触,家居拥挤,卫生条件差,集体生活居住条件差,车、船、旅馆的人群接触等也可传播。解放前,疥疮在我国流行。解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疗防治工作迅速开展与改善,到50年代,疥疮已基本消灭(除新疆外)但近20年来又逐渐流行,根据初步调查,新疆残余的疥疮从未间断,1969年长沙发现疥疮也是越南实习生传来的,1973年从港香传入广东。因此考虑新疆的再度流行可能是未消灭的疥疮再一次传播,我国的再度流行与世界的流行有关,即由越南传入。此次流行特点为来势凶猛,数年左右从南到北,从城市向农村和牧区蔓延。现在已传播全国。分布在南方各地如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较多,北方除新疆外则较少。疥螨常侵犯皮肤薄嫩部位,故损害好发于指缝、腕部屈侧、肘窝、腋窝、妇女乳房、脐周、腰部、下腹部、股内侧、外生殖器等部位、多对称发生。头面,掌跖部不易受累,但婴幼儿例外。经常洗手者,手部无损害或仅有少数。皮疹主要为丘疹,水疱,隧道及结节。丘疹约小米大小,淡红色或正常肤色,有炎性红晕,常疏散分布或密集成群,少有融合,有的可演变为丘疱疹。水疱一般由米粒至绿豆大,多见于手指缝间。隧道为灰白色或浅黑色线纹,长约3-15毫米,弯曲微隆,末端常有丘疹和水疱;有的不易见到典型隧道,可能因清洗、搔抓或继发性病变而破坏,结节多发于阴囊、阴茎、大阴唇等部位,约豌豆大小,呈半球形,淡红色,风团样。自觉剧痒,尤以夜间为甚。可能由于疥虫夜间在温暖的被褥内活动较强或其分泌物的毒素刺激皮肤所致。由于搔抓,出现抓痕、结痂、湿疹样变或引起继发感染,发生脓疱疮、毛囊炎、疖、淋巴结炎甚至肾炎等。根据接触传染史,皮损的好发部位,奇痒,隧道和丘疱疹为主的皮疹。常一家人同患病。不难诊断,若能找出疥螨,则诊断尤为确实。疥螨的检查方法:(一)寻找隧道的方法用蓝墨水滴在可疑隧道皮损上,再用棉签揉擦30秒钟至1分钟,然后用酒精棉球清除表面黑迹,可见染成淡蓝色的隧道痕迹。(二)针挑方在指侧,掌腕皱纹及水疱、脓疱等处找到疥虫隧道。并仔细找到隧道的末端发现白色虫点,此处最易查出疥虫的皮疹。方法:选用6号注射针头,持针与皮肤平面成10°~20°角,针口斜面向上。在隧道末端虫点处,距离虫点约1mm垂直于隧道长轴进针,直插至虫点底部并绕过虫体,然后放平针干(成5°-10°)稍加转动,疥虫即落入针口孔槽内,缓慢挑破皮肤出针(或直接退出)。移至有水(或10%KOH,NS)的玻片上,然后在显微镜下查疥虫。(三)刮片法对丘疹提倡用此法检查,先用消毒外科刀片沾少许矿物油,寻找新发的炎性丘疹,平刮数下以刮取丘疹顶部的角质部分,至油滴内有细小点为度,连刮6-7个丘疹后,移至载玻片,镜下可发现的常是幼虫,偶有虫卵及虫粪。【鉴别诊断】本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1.痒疹:多自幼童开始发病。慢性病程,丘疹较大,好发于四肢伸侧。2.湿疹:为多形性皮损,常融合成片,倾向湿润渗出。无一定好发部位。3.虱病:损害以抓痕为主。指缝间无皮疹,在衣缝处可找到虱及虫卵。一般外用10%硫黄软膏(婴幼儿5%硫黄软膏)。治疗前先用热水和肥皂洗澡,然后擦药,自颈以下,先搽皮损,后及全身,每日1-2次,连续3-4日为1疗程。搽药期间,不洗澡,不更衣,以保持药效,彻底消灭皮肤和衣服上的疥螨。疗程结束后,换用清洁衣服。两周后还发现新发皮疹者,应再重复第二疗程。25%苯甲酸苄酯乳剂的杀虫力强,又无刺激性,可每日搽药1-2次,共2-3天,效果较好。10%Lindane霜即r-666霜,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杀疥虫药。此剂不能用于婴幼儿(10岁以下)、妊娠和哺乳妇女及有癫痫发作或其他神经疾患的病人。其用法为用10%r-666霜从颈部以下全身涂搽,24小时全部洗去,药物不可触及眼部及粘膜。【预防】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发现患者应立即隔离治疗,家中患者应同时治疗。未治愈前应避免和别人接触,包括握手。患者穿过的衣服,被褥等必须消毒或在阳光下晒。我的回答你如果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
不要吃过于辛辣的刺激物,如辣椒,川味火锅;以免加重瘙痒症状。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