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platelet,thrombocyte) 是由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裂解,胞质脱落而成,但它并非只是细胞碎片,它有一定的结构,能进行新陈代谢,每个巨核细胞可产生2000~7000个血小板.寿命7~14天.呈双凸圆盘状,大小不一,直径2~4微米,受刺激而活动时,伸出伪足,成为不规则形或棘球状.血小板外被质膜,质膜表面有一层酸性粘多糖的糖衣.血小板质膜上的磷脂化合物含有血小板第3因子(PF3).糖衣和血小板第3因子参与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过程并为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提供吸附表面,促进血凝(使凝血酶原的激活加快2万倍),血小板无细胞核,有各种细胞器,胞质的中央部分称颗粒区,有血小板颗粒,小管系,线粒体,核糖体,过氧化物酶体和溶酶体等.血小板颗粒含水解酶,ADP,ATP,5-羟色胺,Ca2+,血小板因子(PF)等,均参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过程和血凝过程.血小板内还含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物等.它们在血小板内的部位尚不明了.胞质周围部分称透明区,有环形排列的微管和微丝,微管与维持血小板的形态有关,微丝参与血小板的收缩活动.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分泌,收缩血块等活动,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血管破损时,它引起血栓形成而又溶解的两方面作用,还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保持血管壁的完整.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